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意大利共产党的衰亡与重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9页
 (一) 选题意义第10-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一、历史轨迹:意大利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解散第19-38页
 (一) 1921-1943:意共在艰苦斗争中逐步发展第19-25页
  1、意大利社会党的分裂与意大利共产党的成立第19-21页
  2、葛兰西反对波尔迪加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第21-24页
  3、法西斯专政时期意共的流亡与地下抗争第24-25页
 (二) 1944-1971:意共探索社会主义的意大利道路第25-32页
  1、萨勒诺转折与民主改革纲领第26-28页
  2、人民民主阵线与意大利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第28-30页
  3、隆哥时期的路线争论第30-32页
 (三) 1972-1991:意共遭遇困境到最终解散第32-38页
  1、贝林格提出历史性妥协战略第33-34页
  2、意共八十年代的困境第34-35页
  3、意大利共产党的解散第35-38页
二、理论主张:苏东剧变前意大利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理论第38-60页
 (一) 意共早期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第38-46页
  1、波尔迪加的先锋队进攻理论与罗马纲领第38-40页
  2、里昂提纲与葛兰西的社会主义理论第40-46页
 (二) 走向社会主义意大利道路理论的确立与发展第46-53页
  1、萨勒诺转折战略与群众性政党理论第46-48页
  2、结构改革理论第48-50页
  3、国际共运多中心理论与独立自主理论第50-53页
 (三) 意共在面临困境时期的理论调整第53-60页
  1、历史性妥协战略第53-55页
  2、欧洲共产主义理论和欧洲左翼联盟第55-57页
  3、民主替代路线第57-60页
三、实践探索:苏东剧变前意大利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实践活动第60-80页
 (一) 意共领导人民群众与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第60-65页
  1、很早就察觉到法西斯主义的阴谋,并加以防备和反抗第60-62页
  2、坚持对法西斯主义进行地下抗争第62-63页
  3、领导罢工运动和游击队,最终推翻法西斯主义的统治第63-65页
 (二) 意共在议会选举中的斗争第65-68页
  1、探索利用议会途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第65-66页
  2、意共历年的议会选举情况第66-68页
 (三) 意共为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纲领而斗争第68-73页
  1、政治实践活动第69-70页
  2、经济政策实践第70-72页
  3、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政策实践第72-73页
 (四) 意共积极参与和领导群众性社会运动第73-80页
  1、意共领导下的工会运动第73-76页
  2、意共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第76-80页
四、衰落演变:意大利共产党的困境与分裂第80-98页
 (一) 意共在20世纪80年代面临的严峻形势第80-85页
  1、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第80-82页
  2、选票下降、党员人数减少第82-84页
  3、党内派别林立争论激烈第84-85页
 (二) 贝林格逝世后意共的政策路线变化第85-91页
  1、纳塔与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第86-88页
  2、奥凯托与新进程改革运动第88-91页
 (三) 意共分裂成左翼民主党和重建共产党第91-98页
  1、东欧剧变与奥凯托的提议第91-93页
  2、党的第十九次特别代表大会决定筹建新的政治组织第93-95页
  3、意共最终分裂成左翼民主党和重建共产党第95-98页
五、衰亡沉思:意大利共产党衰亡的原因第98-110页
 (一) 意大利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削弱了意共的阶级基础第99-101页
 (二) 意共在指导思想和战略策略上的失误,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第101-103页
 (三) 福利国家建设和政治民主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第103-105页
 (四) 意大利的宗教和政党格局,制约了意共的发展第105-106页
 (五) 国际垄断资本的进攻,压缩了意共的活动空间第106-108页
 (六)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和东欧剧变,是其衰亡的重要催化剂第108-110页
六、重建新生: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之路及其政策主张第110-132页
 (一) 重建共产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之路第110-116页
  1、1991-1997: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党员人数和选票稳步增长第110-112页
  2、1998-2004:党内发生分裂,党的实力逐步下降第112-114页
  3、2005-至今:选票大幅度波动,党的实力明显衰退第114-116页
 (二) 重建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第116-122页
  1、苏东剧变仅仅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失败,主张继续坚持共产主义方向第116-118页
  2、重新回到马克思,主张对意识形态进行重建第118-119页
  3、斗争策略灵活多样,注重党的自我革新第119-121页
  4、把民主作为战略,努力实现今日共产主义第121-122页
 (三) 重建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主张第122-126页
  1、政治主张第122-123页
  2、经济政策第123-124页
  3、社会福利政策第124-125页
  4、对外政策第125-126页
 (四) 重建共产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第126-132页
  1、重建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取得的成就第127-129页
  2、重建共产党现阶段面临的发展困境第129-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战后美菲同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1946-1975)
下一篇: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