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的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第15-30页 |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分析 | 第15-20页 |
·智慧城市的概念 | 第15-17页 |
·智慧城市的内涵 | 第17-20页 |
·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现有指标体系的内容概述 | 第21-29页 |
·绿色环境视角下评价智慧城市 | 第21-23页 |
·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视角下评价智慧城市 | 第23-26页 |
·智慧产业视角下评价智慧城市 | 第26-27页 |
·现有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及阶段特征 | 第30-39页 |
·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 第30-37页 |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 第30-32页 |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 第32-35页 |
·智慧城市发展特点及评价分析 | 第35-37页 |
·不同阶段智慧城市的特征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50页 |
·智慧城市发展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40-47页 |
·智慧城市发展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第50-57页 |
·基于集对分析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51-55页 |
·多层次评价模型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我国主要城市智慧城市评价 | 第57-71页 |
·测评分析 | 第57-59页 |
·一级综合评价 | 第57-58页 |
·二级综合评价 | 第58-59页 |
·三级综合评价 | 第59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59-66页 |
·聚类分析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