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学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0-11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12-16页 |
一、 对学生自身的意义 | 第12-14页 |
二、 对普通音乐教育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 对社会音乐活动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方法 | 第16-19页 |
一、 研究的难点 | 第16-17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9-32页 |
第一节 钢琴即兴伴奏研究概述 | 第19-23页 |
一、 研究历史概述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成果概述 | 第20-22页 |
三、 研究对象概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已有研究和观点的回顾 | 第23-32页 |
一、 教学方面 | 第23-26页 |
二、 技巧方面 | 第26-28页 |
三、 课程方面 | 第28-30页 |
四、 教材方面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32-54页 |
第一节 关于钢琴即兴伴奏课的调查 | 第32-40页 |
一、 调查过程 | 第32-33页 |
二、 调查结果 | 第33-38页 |
三、 一套理想的教学模式 | 第38-39页 |
四、 基于理想模式衍生的课堂新方案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新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条件 | 第40-46页 |
一、 实验目的 | 第40页 |
二、 实验对象 | 第40-41页 |
三、 实验步骤 | 第41页 |
四、 实验曲目 | 第41-46页 |
第三节 新方案的可行性实验过程 | 第46-54页 |
一、 第一实验组实验过程 | 第46-50页 |
二、 第二实验组实验过程 | 第50-52页 |
三、 第三实验组实验过程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54-60页 |
第一节 实验结果描述 | 第54-56页 |
一、 第一实验组实验结果描述 | 第54-55页 |
二、 第二实验组实验结果描述 | 第55页 |
三、 第三实验组实验结果描述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一、 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 第56-57页 |
二、 基于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实验总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0-6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0页 |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启迪 | 第60-61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