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文献综述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结构安排第10-12页
第2章 劳动公益诉讼概述第12-19页
   ·公益诉讼的源起与内涵第12-13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界定第13-16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含义第13-14页
     ·劳动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第14-15页
     ·劳动公益诉讼与团体诉讼第15-16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特征第16-17页
     ·劳动公益诉讼原告的多元化第16页
     ·劳动公益诉讼目的的双重性第16-17页
     ·劳动公益诉讼内容的公益性第17页
     ·劳动公益诉讼程序的经济性第17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第17-19页
第3章 我国确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9-23页
   ·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19-20页
     ·劳动行政规制能力的有限第19页
     ·劳资协商法律机制的僵滞第19-20页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匮乏第20页
   ·建立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第20-23页
     ·劳动公益诉讼法律依据第20-21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经验第21-23页
第4章 域外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第23-29页
   ·大陆法系国家的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第23-24页
     ·德国第23页
     ·日本第23-24页
     ·意大利第24页
   ·英美法系国家的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第24-27页
     ·美国第25页
     ·英国第25-26页
     ·印度第26-27页
   ·比较与借鉴第27-29页
     ·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公益的有效途径第27-28页
     ·公益诉讼制度中原告的多元化第28页
     ·建立有利于弱势群体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第28-29页
第5章 构建我国劳动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第29-40页
   ·提起劳动公益诉讼的主体第29-31页
     ·工会第29-30页
     ·检察机关第30-31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第31-34页
     ·侵害平等就业权的案件第31-32页
     ·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案件第32-33页
     ·违反最高用工时间的案件第33页
     ·违反最低工资标准和拖欠劳动者工资案件第33-34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程序设计第34-37页
     ·诉讼管辖第35页
     ·建立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第35-36页
     ·劳动公益诉讼裁决的执行第36-37页
   ·劳动公益诉讼的保障制度第37-40页
     ·建立劳动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第37-38页
     ·建立劳动公益诉讼激励制度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诉讼适时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