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适时调解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概念和必要性 | 第9-17页 |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含义和特点 | 第9-14页 |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的含义 | 第9-11页 |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的特点 | 第11-14页 |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民事纠纷自身的性质和特点 | 第14页 |
·诉讼调解运行规律和特点 | 第14-15页 |
·司法实践的需要 | 第15-16页 |
·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民事诉讼忽视适时调解的现象与原因分析 | 第17-26页 |
·民事诉讼忽视适时调解的现象 | 第17-22页 |
·“和稀泥” | 第17-18页 |
·“强迫调解” | 第18-19页 |
·“久调不结” | 第19-20页 |
·没有适时运用协助调解机制 | 第20页 |
·忽视影响调解的因素 | 第20-22页 |
·没有区别不同案件在不同诉讼阶段进行调解 | 第22页 |
·民事诉讼忽视适时调解现象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法官个人经验和偏见 | 第22页 |
·法官缺乏适时调解自觉性 | 第22-23页 |
·没有正确认识影响调解的因素 | 第23-24页 |
·法官唯调解指标是瞻 | 第24页 |
·调解成为法官规避裁判风险的手段 | 第24-25页 |
·不同诉讼阶段的适时调解缺乏相应规制 | 第25-26页 |
第3章 民事诉讼适时调解的规制 | 第26-41页 |
·民事案件类型与适时调解 | 第26-34页 |
·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与适时调解 | 第28-30页 |
·矛盾的激烈程度与适时调解 | 第30-31页 |
·事实清楚与不清楚与适时调解 | 第31-32页 |
·法律适用的难度与适时调解 | 第32页 |
·当事人的素质与适时调解 | 第32-33页 |
·当事人的庭审心理与适时调解 | 第33-34页 |
·诉讼阶段与适时调解 | 第34-41页 |
·民事诉讼调解的启动 | 第35-36页 |
·民事诉讼调解的进行 | 第36-39页 |
·民事诉讼调解的结束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