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2页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2-13页 |
·人才成长的综合效应理论 | 第13-14页 |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 | 第14-16页 |
第三章 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16-22页 |
·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目标 | 第16页 |
·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学历层次偏低,观念陈旧,导致管理模式的创新性不强 | 第17页 |
·企业缺乏对中层管理者系统完善的培训体系 | 第17-18页 |
·企业对中层管理者的考核机制尚不健全 | 第18页 |
·中高层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措施 | 第18-22页 |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机制 | 第18-19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 第19-20页 |
·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完善人才交流机制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22-28页 |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目标 | 第22页 |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现状 | 第22-24页 |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文化层次偏低,管理方式上缺乏创新意识 | 第24页 |
·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还不健全 | 第24-25页 |
·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绩效考核体系尚不健全 | 第25页 |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的措施 | 第25-28页 |
·建立完善针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 | 第25-26页 |
·完善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经营管理人才绩效考核体系 | 第26页 |
·完善企业内部后备人才库制度 | 第26-28页 |
第五章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28-33页 |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 | 第28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 | 第28-29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企业缺乏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计划 | 第29页 |
·企业尚未执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制度 | 第29页 |
·晋升渠道单一,发展空间不足 | 第29-30页 |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的措施 | 第30-33页 |
·建立并完善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制度 | 第30页 |
·建立并完善动态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体系 | 第30-31页 |
·建立"双重晋升制"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 第31-33页 |
第六章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33-39页 |
·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目标 | 第33页 |
·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 | 第33-34页 |
·高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人才观念仍然存在 | 第34页 |
·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 第34-35页 |
·缺乏强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 | 第35页 |
·对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 第35-36页 |
·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措施 | 第36-39页 |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 第36页 |
·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 | 第36-37页 |
·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 | 第38-39页 |
第七章 青年人才队伍的培养 | 第39-45页 |
·青年人才队伍研究的必要性 | 第39页 |
·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的目标 | 第39-40页 |
·青年人才队伍的现状 | 第40-41页 |
·青年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企业缺乏对青年人才的职业规划 | 第41页 |
·职位设计不合理,工作内容形式化 | 第41页 |
·缺乏与青年人才的交流沟通 | 第41-42页 |
·青年人才队伍培养的措施 | 第42-45页 |
·帮助青年人才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 第42-43页 |
·实行人性化管理方式,满足青年人才更高层次的需要 | 第43页 |
·建立企业与青年人才间良好的沟通机制 | 第43-44页 |
·完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 第44-4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附录:济南公交员工离职调查表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