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7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 ·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 第13-17页 |
| ·有关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安排的研究 | 第17-20页 |
| ·关于教育制度、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20-21页 |
| ·文献述评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7-40页 |
| ·概念界定 | 第27-32页 |
| ·制度 | 第27-29页 |
| ·教育制度 | 第29-30页 |
| ·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 第30-32页 |
| ·理论基础 | 第32-40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32-36页 |
| ·路径依赖理论 | 第36-40页 |
| 3 教育制度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 第40-59页 |
| ·教育制度的构成分类 | 第40-41页 |
| ·正式与非正式制度 | 第40-41页 |
| ·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安排 | 第41页 |
| ·教育制度的功能结构 | 第41-49页 |
| ·制度的功能 | 第41-44页 |
| ·教育制度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 第44-48页 |
| ·教育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功能结构模型 | 第48-49页 |
| ·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制度 | 第49-58页 |
| ·人才选拔制度 | 第49-52页 |
| ·教学管理制度 | 第52-55页 |
| ·评估、评价制度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4 教育制度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成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 第59-81页 |
|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概述 | 第59-64页 |
| ·人才选拔制度的变迁 | 第59-61页 |
| ·教学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61-63页 |
| ·评价评估制度的变迁 | 第63-64页 |
|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 | 第64-66页 |
| ·我国大学教育制度变迁的方式 | 第66-70页 |
| ·局部与整体的制度变迁 | 第67-68页 |
| ·渐进与突进的制度变迁 | 第68页 |
| ·诱导与强制的制度变迁 | 第68-70页 |
| ·教育制度的供需与均衡 | 第70-74页 |
| ·教育制度的需求 | 第70-71页 |
| ·教育制度的供给 | 第71-72页 |
| ·教育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 第72-74页 |
| ·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 | 第74-80页 |
| ·政府、社会与大学的不同诉求 | 第74-75页 |
|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第75-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5 教育制度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成因——基于路径依赖理论 | 第81-95页 |
| ·人才选拔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81-83页 |
| ·考试形式的路径依赖 | 第81-82页 |
| ·考试性质的路径依赖 | 第82-83页 |
| ·考试内容的路径依赖 | 第83页 |
| ·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83-87页 |
| ·近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83-85页 |
| ·建国初期苏联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85-86页 |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依赖 | 第86-87页 |
| ·大学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 | 第87-90页 |
| ·计划经济时期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延续 | 第87-88页 |
| ·对其他社会组织管理行政化模式的移植 | 第88-89页 |
| ·陈旧管理模式的固化 | 第89-90页 |
| ·教育观念与文化传统的路径依赖 | 第90-94页 |
| ·教育观念 | 第90-92页 |
| ·文化传统 | 第92-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 6 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制度的路径设计 | 第95-112页 |
| ·教育制度的路径设计 | 第95-96页 |
| ·改善大学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变迁环境 | 第96-105页 |
| ·完善教育制度变迁的主体构成 | 第96-98页 |
| ·实现多元结合的大学教育制度变迁方式 | 第98-100页 |
| ·平衡教育制度的供需,提高教育制度的绩效 | 第100-102页 |
| ·建立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 | 第102-105页 |
| ·破除制约质量的陈旧教育制度的路径依赖 | 第105-111页 |
| ·改革人才选拔制度,完善人才选拔考试制度 | 第105-106页 |
| ·回归教育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第106-108页 |
| ·更新大学管理模式,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与人才评价制度 | 第108-109页 |
| ·积极主动促进非正式制度的更新 | 第109-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2-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 附录 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制度文本 | 第123-127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7-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