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论坛社区普及引发的思考 | 第10-11页 |
·品牌社群引发的思考 | 第11-12页 |
·研究问题及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切入角度 | 第13页 |
·本研究主要工作 | 第13-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结构安排 | 第14页 |
·可能创新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 第14-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E-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社会资本的概念 | 第17页 |
·E-社会资本界定 | 第17-18页 |
·E-社会资本维度 | 第18-19页 |
·在线互动质量的相关研究 | 第19页 |
·关于社会互动的回顾 | 第19页 |
·关于在线互动质量的界定 | 第19页 |
·成员角色的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成员角色相关研究回顾 | 第19-20页 |
·成员角色的分类 | 第20-21页 |
·论坛类型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关于论坛类型的研究 | 第21页 |
·论坛类型的分类 | 第21-23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3-29页 |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23-25页 |
·成员角色的引入 | 第23-24页 |
·论坛类型的引入 | 第24页 |
·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24-25页 |
·在线互动质量与E-社会资本的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成员角色、在线互动质量与E-社会资本的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论坛类型、在线互动质量与E-社会资本的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成员角色与论坛类型的交互作用的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样本来源 | 第29-34页 |
·变量设计及测量 | 第29-30页 |
·现有问卷 | 第29-30页 |
·控制变量 | 第30页 |
·样本来源 | 第30-31页 |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31-34页 |
·信度检验 | 第31页 |
·效度检验 | 第31-34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34-47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34页 |
·同源方差检验 | 第34-35页 |
·假设检验 | 第35-47页 |
·假设1-5检验 | 第37-40页 |
·假设6-7检验 | 第40-43页 |
·假设8-9检验 | 第43-46页 |
·假设10检验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在线互动质量对E-社会资本形成的作用 | 第47页 |
·角色成员对E-社会资本形成的作用 | 第47-48页 |
·论坛类型对E-社会资本形成的作用 | 第48-49页 |
·成员角色与论坛类型交互项影响E-社会资本的形成 | 第49页 |
·管理建议 | 第49-50页 |
·消费者创建的品牌论坛中的E-社会资本是企业的宝贵资源 | 第49-50页 |
·发挥领袖和回应者的作用,吸引社交、咨询和旁观者的注意力 | 第50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研究不足 | 第50页 |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附录A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