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状况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绪论 | 第14-2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4-38页 |
·西方人本主义学说 | 第24-28页 |
·人本主义的概念 | 第24-25页 |
·传统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 第26-28页 |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8-33页 |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 第29-30页 |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综合能力的发展 | 第30-31页 |
·人的全面发展是尊重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 第31-33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第33-38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涵 | 第33-34页 |
·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的基本要求 | 第34-35页 |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 | 第35-38页 |
3.山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 第38-73页 |
·山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现状调查 | 第38-48页 |
·学生政治观 | 第39-40页 |
·学生价值观及道德观 | 第40-41页 |
·学生学习观 | 第41-43页 |
·学生对社会需要和自身状况的认识与把握 | 第43-44页 |
·学生对学校及学生工作的认识与把握 | 第44-46页 |
·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和自身心态的认识与把握 | 第46-48页 |
·山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 第48-60页 |
·诚信缺失 | 第48-52页 |
·道德失范 | 第52-55页 |
·心理困扰 | 第55-58页 |
·功利意识浓厚 | 第58-60页 |
·山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0-73页 |
·社会层面的因素 | 第60-63页 |
·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63-66页 |
·独立院校的原因 | 第66-69页 |
·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69-73页 |
4.山西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73-92页 |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更新 | 第73-76页 |
·以先进观念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73-74页 |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 第74-75页 |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75-76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力度的加强 | 第76-78页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76-77页 |
·改进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 第77-78页 |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 第78-83页 |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 | 第78-79页 |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想结合 | 第79-80页 |
·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知行统一 | 第80-81页 |
·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发挥环境的熏陶和激励作用 | 第81-83页 |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 | 第83-88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行机制 | 第83-84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回应机制 | 第84-86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 第86-87页 |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风险预警机制 | 第87-88页 |
·学生自身修养的加强 | 第88-92页 |
·树立坚定的理想 | 第88-89页 |
·掌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 第89-90页 |
·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 | 第90-92页 |
总结 | 第92-94页 |
附录 | 第9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