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我国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第7-9页
     ·研究的背景第7-8页
     ·研究的目的第8页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监管现状第9-11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第9-10页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第10-11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1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二章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理论分析第12-21页
   ·食品质量安全概述第12-15页
     ·食品质量安全的内容及表现第12-13页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第13-14页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分析第14-15页
   ·食品添加剂概述第15页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第15-17页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具体内容第16-17页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基本原则第17页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第17-18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19页
   ·食品安全性风险分析理论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第21-27页
   ·相关监管主体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第21-23页
   ·监管人员权责不明确第23-25页
   ·食品安全监管问责机制仍需健全第25页
   ·市场调控失灵问题第25-26页
   ·政府监管失灵问题第26-27页
第四章 发达国家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研究及监管借鉴第27-33页
   ·国外学者对食品安全的研究第27-28页
   ·发达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经验第28-31页
     ·美国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第28-29页
     ·欧盟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第29-30页
     ·日本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第30-31页
   ·发达国家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启示第31-33页
     ·监管机构体系趋于集中第31页
     ·拥有独立的协调监管权力第31-32页
     ·中央与地方的多种协调机制第32页
     ·合理的监管权责分配第32-33页
第五章 我国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完善第33-43页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完善第33-35页
     ·合理设置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主体第33页
     ·完善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主体协调制度第33-35页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第35页
   ·明确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问责制度第35-37页
   ·改进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第37-39页
     ·政府监管主体:国家权力的配置第37-38页
     ·社会中间层监管主体:社会权力的配置第38-39页
     ·公众监督主体:个人权利的配置第39页
   ·建立生产领域食品安全事故责任制度第39-43页
     ·生产领域食品追溯制度第39-40页
     ·生产领域食品应急管理制度第40页
     ·生产领域食品召回制度第40-41页
     ·生产领域食品安全赔偿制度第41-43页
第六章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