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传真图信息提取与降水监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工作内容 | 第14-16页 |
2 气象传真图锋线提取 | 第16-34页 |
·图像的读、存和创建 | 第16-17页 |
·图像的读取和存储 | 第16页 |
·读图像程序 | 第16-17页 |
·图像处理工具的设置 | 第17页 |
·锋线提取中图像二值化处理 | 第17-18页 |
·二值化 | 第17-18页 |
·二值化处理程序 | 第18页 |
·锋线提取中,三角形提取方法探究 | 第18-22页 |
·三角形的初步分割 | 第22-24页 |
·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 第24-27页 |
·腐蚀原理 | 第24-25页 |
·腐蚀程序 | 第25页 |
·膨胀原理 | 第25-26页 |
·膨胀程序 | 第26-27页 |
·三角形的最终提取 | 第27-28页 |
·连通域运算原理 | 第28-31页 |
·图像连通体域检测常用方法 | 第28页 |
·本章中采用的图像连通体域方法 | 第28-30页 |
·连通域程序实现 | 第30-31页 |
·锋线的初步提取 | 第31-32页 |
·锋线的最终提取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等值线字符提取 | 第34-46页 |
·图像二值化处理 | 第34页 |
·二值图像连通域标记 | 第34-35页 |
·膨胀处理 | 第35-36页 |
·膨胀处理 | 第35页 |
·膨胀图像连通域标记 | 第35-36页 |
·图像放大处理 | 第36-37页 |
·图像线性插值放大 | 第36页 |
·放大后图像的连通域标记 | 第36页 |
·计算数字连通域的中心 | 第36-37页 |
·图像旋转 | 第37-40页 |
·图像旋转算法介绍 | 第37-39页 |
·图像旋转处理 | 第39-40页 |
·图像旋转后数字连通域粘连的处理——腐蚀 | 第40页 |
·模版的建立 | 第40-42页 |
·模版匹配法 | 第40-41页 |
·模版匹配具体内容 | 第41页 |
·模版二值化 | 第41页 |
·模版连通域标记 | 第41页 |
·计算模版连通域的中心 | 第41页 |
·建立模版 | 第41-42页 |
·数字识别——模版匹配 | 第42-45页 |
·模版匹配的准备工作 | 第42页 |
·采用模版匹配进行数字识别 | 第42-43页 |
·数字识别结果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采用ATmega128的降水自动观测系统 | 第46-62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46页 |
·硬件电路模块 | 第46-52页 |
·电源和时钟电路 | 第46-47页 |
·复位电路 | 第47-48页 |
·模拟噪声抑制和退耦电路 | 第48页 |
·电流/电压转换放大电路 | 第48-49页 |
·RS-232C通信电路 | 第49-51页 |
·RS-232C电平转换电路 | 第51-52页 |
·单片机驱动继电器控制电磁阀放水电路 | 第52页 |
·单片机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单片机程序流程 | 第52-53页 |
·单片机程序 | 第53-55页 |
·系统调试 | 第55-58页 |
·硬件调试 | 第55页 |
·单片机程序调试 | 第55-58页 |
·上位机软件 | 第58页 |
·运行结果 | 第58-59页 |
·硬件电路图及实物图 | 第59-60页 |
·系统电路原理图 | 第59页 |
·硬件平台实物图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