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言 | 第10-12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概述 | 第12-26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概念 | 第12-15页 |
·新农村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第12-13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 | 第13-15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确立与发展 | 第15-17页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 | 第15-16页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 第16页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 | 第16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确立 | 第16-17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 第1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 第17-1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目标 | 第17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建设的意义 | 第17-1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办方式 | 第19-20页 |
·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 第20-21页 |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21-22页 |
·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 | 第22页 |
·有利于商业保险开拓农村市场 | 第22-26页 |
3 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险模式分析 | 第26-36页 |
·国外农村医疗保险模式 | 第26-31页 |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 第26-28页 |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28-29页 |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 第29-30页 |
·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 | 第30-31页 |
·我国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模式 | 第31-36页 |
·委托管理模式 | 第33页 |
·保险契约模式 | 第33-34页 |
·复合模式 | 第34-36页 |
4 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建设问题分析 | 第36-44页 |
·参与过程中的政府方面问题 | 第37-40页 |
·“新农合”政策方案有待于完善 | 第38-39页 |
·参与模式不统一 | 第39页 |
·地方政府只关注参合率指标 | 第39页 |
·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 | 第39-40页 |
·商业保险的自身问题 | 第40-41页 |
·医疗合作机构的风险 | 第40-41页 |
·管理费用问题 | 第41页 |
·保险公司市场了解度 | 第41页 |
·参合人群层面问题 | 第41-44页 |
·我国农村医疗软硬件基础落后 | 第41-42页 |
·农民对制度的接受程度 | 第42页 |
·医疗保障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 第42-44页 |
5 强化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工作措施 | 第44-52页 |
·针对政府层面问题的对策方略 | 第44-47页 |
·完善“新农合”制度 | 第44-45页 |
·统一“新农合”建设模式 | 第45-46页 |
·强化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46页 |
·发挥地方卫生部门指导和监督职能 | 第46-47页 |
·针对商业保险公司层面问题的对策方略 | 第47-49页 |
·制定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的配套政策 | 第47-48页 |
·制定合理的管理费用标准 | 第48页 |
·保险公司要注意供给需求相结合 | 第48页 |
·强化“以退为进”的经营理念 | 第48-49页 |
·针对农民层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49-52页 |
·加强农村医疗软硬件建设 | 第49页 |
·做好宣传动员 | 第49-50页 |
·借鉴“木桶效应” | 第50-52页 |
6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