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3-23页 |
| (一) 已有研究成果关注的焦点 | 第13-20页 |
|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13-15页 |
| 2.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 3.学科定位 | 第17-19页 |
| 4.学科逻辑起点及体系建设 | 第19-20页 |
| (二) 立足“人”的主体地位 | 第20-23页 |
| 1.提倡“个性教育” | 第21页 |
| 2.加强主体间的合作 | 第21-23页 |
| 二、 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哲学思考 | 第23-37页 |
| (一) 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 第23-29页 |
| 1.技术 | 第23-24页 |
| 2.教育技术 | 第24-26页 |
| 3.现代教育技术 | 第26-27页 |
| 4.教育哲学与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现代教育技术 | 第27-29页 |
| (二) 合理定位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 | 第29-32页 |
| 1.科学主义的价值观 | 第29-30页 |
| 2.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 第30-31页 |
| 3.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 第31-32页 |
| (三) 秉持客观实际的应用理念 | 第32-37页 |
| 1.以人为本 | 第32-34页 |
| 2.适度应用 | 第34-37页 |
| 三、 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哲学思考 | 第37-50页 |
| (一) 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 第37-38页 |
| 1.发扬传统教学优势 | 第37页 |
| 2.创新传统教学手段 | 第37-38页 |
| (二) 创设人性化的教学模式 | 第38-40页 |
| 1.重视情感培养 | 第38-39页 |
| 2.突显主体对话 | 第39-40页 |
| 3.加强协作学习 | 第40页 |
| (三) 注重开发教学资源 | 第40-44页 |
| 1.建立校本资源库 | 第41-42页 |
|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第42-44页 |
| (四) 加强师资培训 | 第44-45页 |
| 1.更新教育观念 | 第44页 |
| 2.强化理论指导 | 第44-45页 |
| 3.提高应用技能 | 第45页 |
| (五) 提升硬件利用率 | 第45-47页 |
| 1.客观引进 | 第45-46页 |
| 2.优化利用 | 第46-47页 |
| (六)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第47-50页 |
| 1.加强科学性 | 第47-48页 |
| 2.注重灵活性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