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对话型学习者培养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7-20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 ·相关研究的综述 | 第8-18页 |
|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第2章 课堂对话教学中对话型学习者的理性阐释 | 第20-29页 |
| ·对话教学中对话型学习者的内涵 | 第20-24页 |
| ·对话 | 第20-21页 |
| ·对话教学 | 第21-23页 |
| ·对话型学习者 | 第23-24页 |
| ·对话型学习者的特征 | 第24-26页 |
| ·秉承对话理念 | 第24-25页 |
| ·具有创新性思维 | 第25页 |
| ·善用倾听 | 第25页 |
| ·坚持平等的学习态度 | 第25-26页 |
| ·乐于共享 | 第26页 |
| ·具有独特的批判视角 | 第26页 |
| ·培养对话型学习者的价值 | 第26-29页 |
|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 第27-28页 |
| ·能够促进对话教学的有效开展 | 第28页 |
| ·影响对话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28-29页 |
| 第3章 学生对话的实然状况及原因探析 | 第29-46页 |
| ·学生对话的课堂观察的研究目的 | 第29页 |
| ·学生对话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 第29-30页 |
| ·样本的确定 | 第29-30页 |
| ·学生对话课堂观察的程序 | 第30页 |
| ·量表的编制 | 第30-38页 |
| ·量表编制的依据 | 第30页 |
| ·量表编制维度 | 第30-36页 |
| ·量表的确定 | 第36-38页 |
| ·观察结果 | 第38-40页 |
| ·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 ·学生对话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 ·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 第4章 培养对话型学习者的策略 | 第46-57页 |
| ·激发学生对话意识,做想对话的人 | 第46-50页 |
| ·教师要有“对话之心”,鼓励学生对话 | 第46-48页 |
| ·教师巧妙犯错,去除教师权威在学生心中的影响 | 第48-49页 |
| ·教师要用心倾听学生中“异向交往”的声音 | 第49-50页 |
| ·训练学生对话技能,做能对话的人 | 第50-55页 |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对话 | 第50-51页 |
| ·教师指导学生与他人进行对话 | 第51-53页 |
| ·教师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 第53-55页 |
| ·遵循对话道德,做真诚对话的人 | 第55-57页 |
| ·语言上的尊重 | 第56页 |
| ·真诚的沟通 | 第56页 |
| ·用心的倾听 | 第56-57页 |
| 第5章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