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我国行政监察调查权的界定 | 第9-12页 |
(一) 行政监察调查权的概念 | 第9页 |
(二) 行政监察调查权的特征 | 第9-10页 |
1. 调查主体的专属性 | 第10页 |
2. 调查对象的特定性 | 第10页 |
3. 案件调查性质的特殊性 | 第10页 |
(三) 行政监察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之间的区别 | 第10-12页 |
二、我国行政监察调查权存在的问题 | 第12-16页 |
(一) 行政监察调查权主体缺乏独立性 | 第12-13页 |
1.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制约了行政监察调查权主体的独立性 | 第12页 |
2. “合署办公”导致行政监察调查权主体缺乏独立性 | 第12-13页 |
(二) 行政监察调查权措施手段不完备 | 第13-14页 |
1. “两指”措施规定不详尽,往往侵犯公民人身自由 | 第13页 |
2. 证据收集手段不足 | 第13-14页 |
(三) 对行政监察调查人员监督不力 | 第14页 |
(四) 行政监察调查权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14-16页 |
1. 调查人员专业素质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14-15页 |
2. 物质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15-16页 |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察调查权制度的建议 | 第16-21页 |
(一) 加强行政监察调查权主体的独立性 | 第16-17页 |
(二) 完善行政监察调查权措施手段 | 第17-18页 |
1. 对“两指”措施予以明确的法律界定 | 第17页 |
2. 增加证据收集手段 | 第17-18页 |
(三) 加强行政监察调查人员的监督 | 第18-19页 |
(四) 健全行政监察调查权保障机制 | 第19-21页 |
1. 健全调查人员专业素质保障机制 | 第19-20页 |
2. 完善物质保障机制 | 第20-21页 |
结语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致谢 | 第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