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 | 第10-19页 |
一、志愿服务及其相关概念之界定 | 第10-13页 |
(一) 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 | 第10页 |
(二) 志愿服务的特征 | 第10-12页 |
(三) 志愿服务概念之界定 | 第12-13页 |
二、志愿服务的对象和范围 | 第13页 |
三、志愿服务的分类 | 第13-14页 |
四、志愿服务中的行政法律问题 | 第14-19页 |
(一) 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登记 | 第15页 |
(二) 订立履行与志愿服务相关的行政合同 | 第15-16页 |
(三) 对志愿服务进行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 | 第16-17页 |
(四) 对符合条件的志愿服务组织减免税款 | 第17页 |
(五) 对志愿服务主体行政奖励或行政处罚 | 第17页 |
(六) 对志愿服务行政争议的处理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一、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二、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不足 | 第21-24页 |
(一) 志愿服务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不够科学 | 第21页 |
(二) 志愿者主体资格没有规定或规定的不合理 | 第21-22页 |
(三) 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制度不合理 | 第22页 |
(四) 志愿服务的范围不合理 | 第22页 |
(五) 志愿服务的监管主体不清,法律关系混乱 | 第22页 |
(六) 志愿服务组织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度缺乏细则 | 第22-23页 |
(七) 政府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一、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现状 | 第24-32页 |
(一) 英国的慈善立法 | 第24-26页 |
(二) 美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 第26-29页 |
(三) 德国的志愿服务立法 | 第29-31页 |
(四) 日本的志愿服务立法 | 第31-32页 |
二、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建议 | 第34-40页 |
一、科学界定志愿服务及其相关概念 | 第34-35页 |
二、合理设定志愿者主体资格 | 第35页 |
三、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注册制度 | 第35-36页 |
四、合理设定志愿服务的范围 | 第36-37页 |
五、明确志愿服务的监管主体及其职责 | 第37-38页 |
六、细化志愿服务组织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度 | 第38-39页 |
七、细化政府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和保障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