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引言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页
   ·研究方法第11-12页
2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念和特征第12-16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第12-13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特征第13-16页
     ·缺席者仅仅是被追诉主体本人或者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第13页
     ·言辞审理原则贯穿于刑事缺席审判的全过程第13-14页
     ·刑事缺席审判不具有制裁和惩罚的性质第14页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第14-16页
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司法现状第16-23页
   ·法国第16-18页
   ·德国第18页
   ·美国第18-19页
   ·英国第19-20页
   ·日本第20页
   ·其他国家及地区第20-23页
4 缺席审判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缺失及缺失带来的弊端第23-27页
   ·现行法律对特殊情形处理的有关规定第23-25页
     ·侦查阶段特殊情形的处理第23-24页
     ·起诉阶段特殊情形的处理第24页
     ·审判阶段的特殊情形处理第24-25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缺失带来的弊端第25-27页
     ·易损害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第25页
     ·无法有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第25-26页
     ·易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第26-27页
5 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7-35页
   ·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必要性第27-32页
     ·有利于消除案件未能解决下的不稳定状态第27-29页
     ·有利于保障无辜者的正当权益第29-30页
     ·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第30-31页
     ·有利于境外腐败资产的追回第31-32页
   ·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可行性第32-35页
     ·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为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供了客观环境第32页
     ·程序的效率价值为建立刑事缺席审判提供了法学理论基础第32-33页
     ·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供了操作空间第33-34页
     ·国际公约为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提供了国际法方面的渊源第34-35页
6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构建第35-45页
   ·明确刑事缺席判决的适用条件及情形第36-39页
     ·适用的条件第36-37页
     ·适用情形第37-39页
   ·开庭审理程序第39-41页
     ·宣布案由第40页
     ·法庭调查第40页
     ·法庭辩论第40-41页
     ·合议庭评议及宣判第41页
   ·执行程序第41-42页
     ·对于判决涉及到限制人身自由的执行第41-42页
     ·关于判决中财产方面的执行第42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保障机制第42-45页
     ·刑事缺席审判中的强制辩护第43页
     ·赋予被追诉人的近亲属、辩护人以独立的上诉权第43-44页
     ·赋予被追诉主体异议权第44页
     ·法庭给予被追诉主体的诉讼关照第44-45页
7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瑞香狼毒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撤回公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