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瑞香狼毒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研究 | 第15-16页 |
1.2.3 植被与土壤特性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预处理 | 第20-2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2 试验样地布设 | 第21-22页 |
2.3 野外采样与数据处理 | 第22-26页 |
2.3.1 野外采样 | 第22-23页 |
2.3.2 数据处理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3.1 经典统计分析 | 第26页 |
3.2 地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3.3 克里金插值 | 第27-28页 |
3.4 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植被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4页 |
4.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植被盖度的统计特征 | 第30页 |
4.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植被盖度的空间异质性 | 第30-31页 |
4.3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植被盖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1-32页 |
4.4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34-42页 |
5.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 | 第34-35页 |
5.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研究 | 第35-38页 |
5.2.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 第35-36页 |
5.2.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6-38页 |
5.3 土壤养分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38-39页 |
5.3.1 土壤养分与狼毒盖度的经典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5.3.2 土壤养分与狼毒盖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5.4 小结 | 第39-42页 |
第六章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42-54页 |
6.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水分的统计特征 | 第42-45页 |
6.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研究 | 第45-50页 |
6.2.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 第45-47页 |
6.2.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47-50页 |
6.3 土壤水分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50-52页 |
6.3.1 土壤水分与狼毒盖度的经典相关性分析 | 第50页 |
6.3.2 土壤水分与狼毒盖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6.4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54-62页 |
7.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统计特征 | 第54-55页 |
7.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研究 | 第55-58页 |
7.2.1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 | 第55-56页 |
7.2.2 发生区与非发生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56-58页 |
7.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狼毒盖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7.3.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狼毒盖度的经典相关性分析 | 第58页 |
7.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狼毒盖度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58-59页 |
7.4 小结 | 第59-6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8.1 结论 | 第62-63页 |
8.2 讨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