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现状第12-13页
   ·问题与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5-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1页
   ·研究评述第21-22页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22-34页
   ·概念界定第22-23页
   ·研究思路第23-25页
   ·研究内容第25-28页
     ·商标侵权的社会治理因素第25页
     ·商标侵权的政府治理因素第25-26页
     ·商标侵权的司法治理因素第26-28页
   ·研究框架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30-34页
     ·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第30-31页
     ·演化博弈分析方法第31-32页
     ·链结构模型分析方法第32页
     ·统计计量方法第32-33页
     ·问卷调查方法第33-34页
第四章 商标侵权治理的模型研究第34-69页
   ·商标侵权的社会治理模型第34-42页
     ·商标权人与商标侵权人的博弈第34-38页
     ·职业打假者与商标侵权人的博弈第38-39页
     ·消费者与商标侵权人的博弈第39-40页
     ·消费者间的博弈第40-41页
     ·社会治理模型的启示第41-42页
   ·商标侵权的政府治理模型第42-54页
     ·政府与企业的监管博弈第42-47页
     ·基于演化博弈链结构模型的复制动态与演化稳定策略仿真第47-51页
     ·降低检查成本与增加行政罚款的政策比较第51-52页
     ·政府治理模型的启示第52-54页
   ·商标侵权的司法治理模型第54-64页
     ·不同司法制度下商标权人与商标侵权人的博弈第54-60页
     ·因果关系模型第60-62页
     ·惩罚性赔偿模型第62-64页
   ·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选择模型第64-68页
     ·建模分析第64页
     ·商标权人、消费者、政府和法院的得益矩阵第64-65页
     ·基于TOPSIS 和负理想点法的选择模型第65-67页
     ·数值模拟第67-68页
   ·本章总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商标侵权治理的实证研究第69-94页
   ·数据分析第69-82页
     ·消费者投诉维权数据的回归分析第69-71页
     ·政府罚款典型案例的方差秩检验第71-75页
     ·司法认定商标侵权典型判例的卡方检验第75-78页
     ·司法判定商标侵权赔偿典型案例的方差分析第78-82页
   ·问卷设计第82-89页
     ·有关社会治理因素方面的问题设计第82-84页
     ·有关政府治理因素方面的问题设计第84-86页
     ·有关司法治理因素方面的问题设计第86-88页
     ·最终的问卷设计第88-89页
   ·问卷调研第89-93页
     ·调查对象与方式第89页
     ·问卷调查的描述统计第89-90页
     ·因子分析第90-93页
   ·本章总结第93-94页
第六章 治理商标侵权的制度建议第94-100页
   ·商标侵权的政府治理措施第94-95页
   ·商标侵权的司法治理途径第95-98页
   ·商标侵权的社会治理策略第98-10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本文的结论第100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00-101页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9-110页
附录 企业对我国商标侵权治理的制度因素的认识调查问卷第110-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遗传分析与基因初定位
下一篇:茶叶对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