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汉代诉讼证据制度的研究价值 | 第9页 |
二、汉代诉讼证据制度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本文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第一节 诉讼 | 第16页 |
第二节 证据与证据制度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证据的种类 | 第18-30页 |
第一节 物证 | 第18-22页 |
第二节 书证 | 第22-26页 |
第三节 证人证言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当事人陈述 | 第27-28页 |
第五节 勘验鉴定笔录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证据的收集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审讯取证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刑讯取证 | 第32-34页 |
第三节 现场勘察检验获得证据 | 第34-36页 |
第四节 调查暗访、依靠检举取证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汉代证据原则 | 第37-46页 |
第一节 罪疑从去原则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口供至上与书证至上原则 | 第39-42页 |
第三节 伪证有罚原则 | 第42-43页 |
第四节 亲亲相匿原则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