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 第12-16页 |
一、规划环评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体现 | 第12-13页 |
二、规划环评法律制度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3-14页 |
三、规划环评法律制度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重要体现 | 第14页 |
四、规划环评法律制度是优化产业和行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 第14-15页 |
五、规划环评法律制度可以有效服务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战略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6-28页 |
第一节 规划环评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6-24页 |
一、宪法和法律层面的规定 | 第16-18页 |
二、行政法规层面的规定 | 第18-20页 |
三、国务院出台的部门规章 | 第20-21页 |
四、地方政府的规章 | 第21-24页 |
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立法中存在的缺陷 | 第24-28页 |
一、规划环评条例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略,缺乏执行力 | 第24-26页 |
二、配套制度跟进不足 | 第26页 |
三、责任追究机制依旧存在重大缺陷 | 第26-27页 |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运作机制不完善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 第28-47页 |
第一节 政府文件中关于规划环评实施情况的调查和统计 | 第28-30页 |
(一)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报告 | 第28-29页 |
(二) 环保部有针对性的开展区域环评和战略环评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通过几起典型的由于规划环评不当导致的重大环境事件来分析我国规划环评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47页 |
一、2011 年安徽怀宁为代表的儿童血铅污染事件 | 第30-38页 |
二、2010 年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泄漏污染事件 | 第38-41页 |
三、2009 年珠江三角洲石化项目迁离案 | 第41-44页 |
四、2009 年江苏省仪征市扬州化工园区污染案 | 第44-47页 |
第四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47-64页 |
第一节 加强政府依法行政落实环境法制观念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加强对政府环境行政行为的监督 | 第48-53页 |
第三节 加快立法进程,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的立法质量 | 第53-56页 |
第四节 改善现行行政体制,建立政府部门联动机制,提升环保部门的地位 | 第56-60页 |
第五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配套法律体系亟待完善 | 第60-61页 |
第六节 赋予城市规划以法律效力 | 第61页 |
第七节 协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矛盾 | 第61-63页 |
第八节 加强规划环评的执行效力,完善规后期执行监督机制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