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四、研究的框架和重点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含义 | 第13-21页 |
| ·可再生资源的内涵 | 第13-14页 |
| ·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 | 第14-15页 |
| ·资源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4页 |
|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 | 第14页 |
| ·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构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主体 | 第14-15页 |
| ·再生资源产业链及产业组织形式分析 | 第15-20页 |
| ·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 | 第15-17页 |
| ·再生资源产业组织形式选择 | 第17-20页 |
| ·结论 | 第20页 |
| ·建设再生资源园区是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我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 第21-30页 |
| ·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发展情况 | 第21-22页 |
| ·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特征 | 第22-23页 |
| ·蓄势待发,发展形势良好 | 第22页 |
| ·园区加工原材料趋同,示范性企业带头 | 第22页 |
| ·产业链结构趋同,拆解过程科技含量低 | 第22-23页 |
| ·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城市矿山尚未大量开垦 | 第23页 |
| ·我国几大类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状况 | 第23-25页 |
| ·工业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 | 第23页 |
| ·农林废弃物资源利用 | 第23-24页 |
| ·流通与消费过程中的回收利用 | 第24页 |
| ·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分类层次 | 第24-25页 |
| ·我国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不足 | 第25-26页 |
| ·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大 | 第25-26页 |
| ·法制建设滞后 | 第26页 |
| ·管理相对薄弱 | 第26页 |
| ·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不足 | 第26页 |
| ·我国未来资源综合利用趋势预测 | 第26-30页 |
| ·废钢铁 | 第27页 |
| ·废有色金属 | 第27页 |
| ·废旧塑料 | 第27-28页 |
| ·废纸 | 第28页 |
| ·废旧橡胶 | 第28页 |
| ·工业三废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乌兰察布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介绍 | 第30-40页 |
| ·乌兰察布市简介 | 第30-31页 |
| ·项目介绍 | 第31页 |
|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31-32页 |
| ·技术方案 | 第32-34页 |
| ·生产方法 | 第32-33页 |
| ·生产流程 | 第33页 |
| ·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 第33-34页 |
| ·原料供应情况 | 第34-35页 |
| ·供水 | 第34页 |
| ·供电、通讯 | 第34页 |
| ·交通 | 第34页 |
| ·厂区供暖 | 第34页 |
| ·社会协作条件 | 第34页 |
| ·运输车辆 | 第34-35页 |
| ·SWOT分析 | 第35-40页 |
| ·优势分析 | 第35-36页 |
| ·劣势分析 | 第36页 |
| ·机遇分析 | 第36-37页 |
| ·挑战分析 | 第37-38页 |
| ·乌兰察布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战略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可行性研究分析 | 第40-57页 |
| ·项目背景分析 | 第40-41页 |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41-42页 |
| ·主要产品的消费背景 | 第41-42页 |
| ·国内主要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情况 | 第42页 |
| ·市场预测分析 | 第42-43页 |
| ·国内市场预测 | 第42-43页 |
| ·国外市场预测 | 第43页 |
| ·财务分析 | 第43-51页 |
| ·基础数据 | 第43-45页 |
| ·总成本费用计算 | 第45页 |
| ·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 第45-46页 |
|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 第46-47页 |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 ·项目风险分析 | 第49-51页 |
| ·再生资源价值回收率分析 | 第51-57页 |
| ·再生资源利用分析 | 第51-53页 |
| ·再生资源价值回收率 | 第53-54页 |
| ·乌兰察布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价值回收率分析 | 第54-57页 |
| 第五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57-60页 |
| ·评价结论 | 第57-58页 |
| ·效益分析 | 第57页 |
| ·社会评价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建议 | 第58-60页 |
| ·节能减排,减缓对环境的影响 | 第58页 |
| ·落实建设资金,建立多重融资渠道 | 第58-59页 |
|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第59页 |
| ·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 | 第59页 |
| ·加强园区与企业间信息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 第59页 |
| ·延长产业链,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产业链越长 | 第59页 |
| ·增加设备研发投入,培养相关人才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