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锯茸用止血药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1. 前言 | 第1-16页 |
| 1.1 国内外养鹿业概况及市场前景 | 第8-9页 |
| 1.2 外科临床止血的研究与进展 | 第9-10页 |
| 1.3 鹿茸的组织结构和出血特点 | 第10-11页 |
| 1.4 鹿锯茸止血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 第11-13页 |
| 1.5 开发锯茸止血药的市场前景及科研价值 | 第13-14页 |
| 1.6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 2.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 2.1 试验动物 | 第16页 |
| 2.2 试验器材 | 第16页 |
| 2.3 试验药品 | 第16-17页 |
| 3. 试验方法 | 第17-24页 |
| 3.1 止血药组方的研究 | 第17-19页 |
| 3.2 药物吸附能力和粘稠性试验 | 第19页 |
| 3.3 约物刺激性试验 | 第19-21页 |
| 3.4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第21-22页 |
| 3.5 锯茸止血应用试验 | 第22-24页 |
| 4. 试验结果 | 第24-29页 |
| 4.1 止血粉组方的确定 | 第24-26页 |
| 4.2 药物吸附能力和粘稠性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 4.3 药物刺激性试验结果 | 第27页 |
| 4.4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 4.5 锯茸止血应用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 5. 讨论 | 第29-35页 |
| 5.1 止血药的选择 | 第29-30页 |
| 5.2 锯茸止血方法探讨 | 第30-31页 |
| 5.3 止血机理的探讨 | 第31-33页 |
| 5.4 药物抑菌效果的评价 | 第33页 |
| 5.5 止血粉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 | 第33-35页 |
| 6. 结论 | 第35-36页 |
| 6.1 科学地确定了止血粉的最佳组方 | 第35页 |
| 6.2 阐明并验证了“茸血停”的特点 | 第35页 |
| 6.3 “茸血停”的临床应用效果 | 第35-36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