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贸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对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进口贸易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 | 第17-24页 |
·进口贸易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17-18页 |
·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第17-18页 |
·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18页 |
·进口可持续发展内涵中动态比较优势思想的体现 | 第18-19页 |
·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下进口比较 | 第19-21页 |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进口贸易可持续性 | 第21-24页 |
·评价进口贸易可持续的关键把握点 | 第21-22页 |
·进口贸易可持续的评价方向 | 第22-24页 |
3 进口贸易可持续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4-33页 |
·进口贸易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对各指标的释义 | 第26-33页 |
·进口规模指数 | 第26-27页 |
·进口结构指数 | 第27-29页 |
·进口安全指数 | 第29-30页 |
·进口潜力指数 | 第30-31页 |
·进口社会效益指数 | 第31-32页 |
·进口环境效益指数 | 第32-33页 |
4 我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 第33-54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3-36页 |
·评价方法述评 | 第33-34页 |
·熵值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 第34-36页 |
·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6-38页 |
·指标权重和评价值的计算 | 第38-42页 |
·原始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38页 |
·对标准数据的权重计算 | 第38-40页 |
·指标评价值的计算 | 第40-42页 |
·计算结果的评价分析 | 第42-54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综合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综合结果进一步分析 | 第44-54页 |
5 我国进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54-59页 |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54-55页 |
·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指导进口 | 第54页 |
·加强进口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 第54-55页 |
·优化进口结构 | 第55-56页 |
·合理增加进口额度 | 第55页 |
·调整进口结构 | 第55-56页 |
·完善进口政策管理 | 第56-58页 |
·明确细化鼓励和限制进口产品名录 | 第56-57页 |
·加强对进口产品监管 | 第57页 |
·加强进口主体培育 | 第57页 |
·加强进口安全预测 | 第57-58页 |
·搭建进口促进平台 | 第58-59页 |
·提供及时信息 | 第58页 |
·建立进口保障机制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