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页 |
·受托经济责任 | 第14-16页 |
·国内外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研究评述 | 第20-24页 |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践和现状 | 第24-28页 |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28-40页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第28-29页 |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原则 | 第28-29页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 第29页 |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9-31页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定量指标的选择 | 第31-37页 |
·财务收益状况指标 | 第31-32页 |
·资产营运状况指标 | 第32-34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34-35页 |
·发展能力指标 | 第35-36页 |
·执行财经法规状况指标 | 第36-37页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定性指标的选择 | 第37-40页 |
·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等级分类 | 第37-38页 |
·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等级分类 | 第38页 |
·技术设备更新情况等级分类 | 第38-39页 |
·发展策略和重大经营决策等级分类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51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和介绍 | 第40-4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0页 |
·模糊评价法 | 第40-44页 |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4-49页 |
·因素权重的确定 | 第44-48页 |
·评价集合的建立 | 第48页 |
·隶属度的确定 | 第48-49页 |
·量化评价结果 | 第49页 |
·最终评价结果 | 第49页 |
·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特点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建议 | 第52页 |
·局限性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59-61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