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干扰抵消直放站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无线信道特性 | 第10-12页 |
| ·无线环境传播机理 | 第10-11页 |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11-12页 |
| ·室内传播模型 | 第12页 |
| ·无线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 ·覆盖不足信号畸变 | 第13页 |
| ·室内覆盖 | 第13-15页 |
| ·上下行不对称 | 第15页 |
| ·目前用于覆盖增强的技术 | 第15-19页 |
| ·覆盖增强技术的要求 | 第15-16页 |
| ·主流的覆盖增强技术 | 第16-19页 |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直放站技术简介 | 第21-27页 |
| ·直放站种类 | 第21-23页 |
| ·直放站的结构 | 第23-24页 |
| ·直放站的工程参数 | 第24-25页 |
| ·选址 | 第24页 |
| ·天线 | 第24-25页 |
| ·隔离度 | 第25页 |
| ·直放站的应用 | 第25-27页 |
| ·直放站的应用原则 | 第25-26页 |
| ·直放站的应用场合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WCDMA干扰抵消直放站系统 | 第27-41页 |
| ·WICS系统简介 | 第27-29页 |
| ·自适应干扰抵消单元 | 第29-32页 |
| ·干扰抵消技术的功能 | 第29页 |
| ·自适应干扰抵消的原理 | 第29-31页 |
| ·自适应干扰抵消的实现 | 第31-32页 |
| ·自适应干扰抵消的性能指标 | 第32页 |
| ·数字预畸变单元 | 第32-37页 |
| ·预畸变的功能 | 第32-33页 |
| ·功放(PA)的建模 | 第33-35页 |
| ·数字预畸变的原理 | 第35-36页 |
| ·数字预畸变的算法 | 第36-37页 |
| ·限幅单元 | 第37-39页 |
| ·限幅的功能 | 第37-38页 |
| ·限幅单元的原理及其实现 | 第38-39页 |
| ·本章小节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WCDMA干扰抵消直放站系统性能仿真 | 第41-52页 |
| ·WICS系统仿真结构 | 第41-45页 |
| ·WICS系统仿真条件 | 第45页 |
| ·WICS系统仿真结果 | 第45-51页 |
|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WCDMA干扰抵消直放站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52-63页 |
| ·WICS硬件实现结构 | 第52-53页 |
| ·专用芯片的配置 | 第53-62页 |
| ·芯片简介 | 第54-57页 |
| ·芯片配置说明 | 第57-61页 |
| ·配置程序仿真结果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 ·本文总结 | 第63-64页 |
|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