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6-17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染料敏化纳晶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液态电解质 | 第19页 |
·准固态电解质 | 第19-21页 |
·固态电解质 | 第21-22页 |
·铜的空穴传输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无机空穴传输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 第23-24页 |
·TiO_2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研究 | 第24-25页 |
·工作设想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丝网印刷含有大孔的TiO_2多孔薄膜在固态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26-42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TiO_2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7-29页 |
·三乙胺硫氰酸盐的合成 | 第29-31页 |
·TiO_2/dye/CuI/Pt电池的组装 | 第31-32页 |
·测试 | 第32-33页 |
·薄膜微结构的测试 | 第32页 |
·染料的吸附量测试 | 第32-33页 |
·光电流-光电压性能的测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不同方法制备的底层对电池暗电流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方法制备的TiO_2工作电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PS小球的存在对电极的影响 | 第36-38页 |
·添加不同粒径的PS小球对电极的影响 | 第38-39页 |
·添加不同量的PS小球(200 nm)对电极的影响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TiO_2/dye/CuI/Pt电池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2-48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载铂对电极的制备 | 第42页 |
·提拉浸渍法沉积CuI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对比添加不同质量的离子液体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对电极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采用提拉法制备CuI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 | 第45-47页 |
·本章小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现场沉积CuI在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48-61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49页 |
·现场生长CuI | 第49-50页 |
·溶液沉积CuI | 第50页 |
·测试 | 第50-51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50页 |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50页 |
·电化学阻抗测量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在纳晶多孔薄膜上现场沉积CuI | 第51-53页 |
·多孔薄膜表面的CuI的晶型分析 | 第53-54页 |
·沉积CuI后多孔薄膜的微结构 | 第54-55页 |
·现场沉积CuI对电池的界面阻抗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应用不同方法沉积CuI组成的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 | 第57-58页 |
·电池的光电性能随时间的变化 | 第58-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