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方法在变配电所实时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7页 |
·概述 | 第12-15页 |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12-14页 |
·B方法的研究历史及应用状况 | 第14-15页 |
·B方法的研究历史 | 第14页 |
·B方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本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2章 B方法的介绍 | 第17-28页 |
·B的简介 | 第17-23页 |
·B方法 | 第17-18页 |
·抽象机 | 第18页 |
·子句的介绍 | 第18-20页 |
·广义代换 | 第20-22页 |
·前置条件 | 第22页 |
·B的开发过程 | 第22-23页 |
·B 工具 | 第23-25页 |
·B 方法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比较 | 第25页 |
·B、Z 和VDM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变配电所控制系统的模型设计 | 第28-53页 |
·变配电所的介绍 | 第28-29页 |
·系统的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系统运行的物理环境 | 第29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29-31页 |
·管理机系统 | 第30页 |
·微机保护监控单元 | 第30-31页 |
·以太网交换机 | 第31页 |
·微机保护监控单元 | 第31-35页 |
·保护单元的功能简介 | 第31-32页 |
·保护单元的功能设计 | 第32-35页 |
·基于B方法的微保单元形式化设计 | 第35-51页 |
·微保单元模型设计概要 | 第35-37页 |
·并行单元的模型设计 | 第37-47页 |
·馈出系统 | 第38-43页 |
·母联系统 | 第43-44页 |
·电源系统 | 第44-45页 |
·其他单元系统 | 第45页 |
·单元间相互作用 | 第45-47页 |
·系统精化 | 第47-50页 |
·容错设计 | 第50-51页 |
·分析与验证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微保单元系统的实现 | 第53-62页 |
·保护单元硬件设计 | 第53-54页 |
·保护单元软件的实现 | 第54-6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 | 第54页 |
·任务流程 | 第54-55页 |
·实时性网络通信 | 第55-57页 |
·保护策略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62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