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3页
 (一) 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0页
 (二) 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概述第10-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页
 (四) 主要概念及分析框架第11-13页
一、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性第13-19页
二、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定位与实施途径第19-32页
 (一)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定位第19-20页
 (二)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实施途径第20-32页
  1、物质利益诱导第20-22页
  2、宣传鼓动和组织控制第22-23页
  3、国民教育第23-28页
  4、大众传播媒介第28-32页
三、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运作模式第32-38页
 (一) 从政治社会化运作的主体看:凸现了政党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强势地位第32-33页
 (二) 从政治社会化运作的内容看:既注重对民众进行中共政治思想意识、政治价值观的灌输,又注重对民众进行政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强化客体的能动参与第33-35页
 (三) 从政治社会化运作的方式看:采取直接与间接、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多样化方式第35-36页
 (四) 从政治社会化运作的过程看:紧紧抓住群众进行政治社会化第36-38页
四、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实施效果第38-47页
 (一)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政治情感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38-39页
 (二) 造就了适合抗日战争和抗日民主政权需求的合格的政治社会成员,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第39-44页
  1、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人格由依附开始走向独立第39-40页
  2、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技能逐步得到了培养和训练第40-41页
  3、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参与向着广度和深度扩展第41-44页
 (三) 强化了民众对中共政权的认同,巩固了中共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第44-47页
  1、加深了民众对中共方针政策的政治认知第44页
  2、增进了民众对中共政权的政治情感第44-45页
  3、强化了民众对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的认同第45-46页
  4、增强了中共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基础第46-47页
五、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第47-53页
 1、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制定切合现实第47-49页
 2、政治社会化的措施和方法因应了当时的历史时空第49页
 3、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导向符合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第49-50页
 4、作为政治社会化主体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优势第50-53页
  其一,适时转换政治社会化的运作模式第51页
  其二,改革和完善政治社会化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第51-52页
  其三,提高政治社会化组织效能与队伍素质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57页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淀粉全酶法制备磷酸寡糖的研究
下一篇: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雄激素受体和CD4~+CD25~+Treg的测定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