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

ATV的减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4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2 ATV 车体计算模态分析第14-35页
   ·引言第14页
   ·CAD/CAE 软件介绍第14-15页
     ·CAD 软件介绍第14页
     ·CAE 软件介绍第14-15页
   ·模态分析分类第15-16页
   ·振动理论第16-22页
     ·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第16-17页
     ·主振型的正交性第17页
     ·主振型矩阵与正则振型矩阵第17-18页
     ·主坐标和正则坐标第18-20页
     ·系统对激励的响应第20-22页
   ·有限元法第22-26页
     ·有限元法分析步骤第22-25页
     ·特征值的提取方法第25-26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6-30页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27页
     ·有限元模型基本单元的选择第27-28页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28-30页
   ·有限元模态计算第30-31页
     ·边界条件第30页
     ·计算频段的选择第30-31页
   ·计算模态分析结果第31-34页
     ·车架计算模态分析结果第31-32页
     ·车体计算模态分析结果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ATV 车体实验模态分析第35-47页
   ·引言第35页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35-38页
     ·实模态理论第35-36页
     ·复模态理论第36-37页
     ·实模态和复模态的对比第37页
     ·频响函数的估计第37-38页
     ·模态参数识别第38页
   ·实验模态分析第38-42页
     ·实验系统的组成第38-39页
     ·实验步骤第39-42页
   ·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第42-46页
     ·车架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第42-43页
     ·车体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第43-44页
     ·模态参数验证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ATV 减振研究第47-66页
   ·引言第47页
   ·模态结果分析第47-48页
     ·计算模态与试验模态的对比第47-48页
     ·模态结果分析第48页
   ·ATV 振动原因分析第48-56页
     ·减振理论概述第48-52页
     ·发动机激励力分析第52-55页
     ·发动机激励与车体匹配分析第55-56页
   ·ATV 减振措施第56-61页
     ·发动机悬挂系统改进第56-57页
     ·平衡发动机惯性力第57-59页
     ·ATV 车体动态特性修改第59-61页
   ·结构改进第61-64页
     ·对车架的改进第62页
     ·对车架与发动机连接的改进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结论第66-68页
   ·全文总结第66页
   ·工作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进滨藜属植物的光合途径及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下一篇:论信访权利救济功能的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