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引进滨藜属植物的光合途径及抗旱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引言第16-17页
     ·研究背景第16-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7-3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8-36页
     ·研究评述第36-37页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7-38页
     ·研究目标第37-3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38-40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40-49页
   ·滨藜的解剖结构及C_4光合特征第40-43页
     ·试验材料第40页
     ·试验方法第40-43页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第43-44页
     ·试验材料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页
   ·滨藜的抗旱性及生理生态特征第44-48页
     ·试验材料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48页
   ·研究区概况第48-4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9-78页
   ·滨藜的解剖结构及C_4光合特征第49-53页
     ·解剖结构第49-50页
     ·稳定碳同位素特征第50-52页
     ·光合生理参数第52页
     ·小结第52-53页
   ·滨藜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第53-61页
     ·净光合速率(P_n)的变化动态第53-55页
     ·蒸腾速率(E)的变化动态第55-57页
     ·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动态第57-58页
     ·△~(13)C值、△值与WUE第58-60页
     ·小结第60-61页
   ·干旱胁迫下滨藜的生理生态特征第61-78页
     ·干旱胁迫对滨藜水分状况的影响第62-67页
     ·干旱胁迫对滨藜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67-72页
     ·干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72-73页
     ·干旱胁迫对膜脂过氧化作用(MDA含量)的影响第73-74页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74-75页
     ·小结第75-78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78-82页
   ·结论第78-80页
   ·讨论第80-81页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2页
附录第92-93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93-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包头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ATV的减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