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视角的实证研究
| 目录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总论 | 第14-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 ·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15-18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借鉴 | 第18-23页 |
|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 ·股权结构 | 第18页 |
| ·股权集中度 | 第18页 |
| ·理论借鉴 | 第18-23页 |
| ·产权理论 | 第18-20页 |
| ·两权分离理论 | 第20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3页 |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国际比较 | 第23-29页 |
| ·股权结构的国际模式 | 第23-25页 |
| ·英美分散的股权结构模式 | 第23页 |
| ·德日集中的股权结构模式 | 第23-25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状况与分析 | 第25-2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状况 | 第25-26页 |
|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模式及评价 | 第26-29页 |
| 第4章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29-32页 |
|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内在机理 | 第29页 |
| ·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监督激励机制 | 第29-30页 |
| ·股权结构与监督机制 | 第29-30页 |
|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 | 第30页 |
| ·监督激励机制下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30-31页 |
|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 第5章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 ·样本的选取、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建立 | 第32-35页 |
| ·样本的选取 | 第32页 |
| ·变量的选择 | 第32-34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 ·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 ·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页 |
|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 ·回归结果 | 第36-37页 |
|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第37-40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0-43页 |
|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 ·对策建议 | 第40-41页 |
| ·研究的不足与值得改进之处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附录 | 第46-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