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中文文摘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研究方法及体系结构 | 第12页 |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2章 公共产品及农村公共产品的理论探析 | 第13-17页 |
| ·公共产品 | 第13-14页 |
| ·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 第13页 |
|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13-14页 |
|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 第14页 |
| ·农村公共产品 | 第14-17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与特征 | 第14-15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15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 | 第15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内容 | 第15-17页 |
| 第3章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17-27页 |
|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 | 第17-20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体制 | 第17-19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体制 | 第19-20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体制 | 第20页 |
| ·现行制度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 第20-23页 |
| ·供给总量不足 | 第20-22页 |
| ·供给结构失衡 | 第22-23页 |
| ·供给效率低下 | 第23页 |
|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23-27页 |
| ·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 第23-24页 |
| ·供给主体的失衡 | 第24-26页 |
| ·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制度的不合理 | 第26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筹资渠道狭窄 | 第26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使用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26-27页 |
| 第4章 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 第27-35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27-30页 |
| ·供给主体的确定 | 第27页 |
| ·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职责 | 第27-28页 |
|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 第28-30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第30-32页 |
| ·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政策 | 第31页 |
|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 第31页 |
|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 第31页 |
| ·保留政府必要的部分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权 | 第31-32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第32-33页 |
| ·健全和拓展财政筹资渠道 | 第32页 |
|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32-33页 |
| ·建立多元化公共筹资体系 | 第33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第33-35页 |
| ·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 第33页 |
| ·实行村务公开与政务公开制度 | 第33-34页 |
| ·加强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乡镇政府公共产品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监督 | 第34页 |
| ·加强财政体系内部监督和审计监督 | 第34-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