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阁臣群体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绪言 | 第12-29页 |
一、明代内阁制述要 | 第12-19页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第19-27页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7-29页 |
第一章 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 | 第29-43页 |
一、明代阁臣群体的构成 | 第30页 |
二、明代阁臣群体构成的主要特征 | 第30-43页 |
(一) 阁臣入阁与在阁资格特征 | 第30-33页 |
(二) 阁臣群体籍贯的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三) 阁臣入阁前之仕宦履历与入阁年龄特征 | 第35-36页 |
(四) 阁臣群体履任阁职时间特征 | 第36-38页 |
(五) 阁臣群体的机缘关系特征 | 第38-43页 |
第二章 阁臣群体的政治作为(上) | 第43-75页 |
一、平庶政 | 第44-65页 |
(一) 永乐迄仁、宣 | 第45-48页 |
(二) 从正统到正德 | 第48-57页 |
(三) 嘉、隆至万历前期 | 第57-62页 |
(四) 万历中后期至崇祯末 | 第62-65页 |
二、代王言 | 第65-75页 |
(一) 草拟诏旨 | 第66-69页 |
(二) 代皇帝起草遗诏和即位诏书 | 第69-75页 |
第三章 阁臣群体的政治作为(下) | 第75-92页 |
三、挽时艰 | 第75-79页 |
(一) 新旧交替之际 | 第75-77页 |
(二) 皇帝幼弱之时 | 第77-79页 |
四、陈规谏 | 第79-92页 |
(一) 规谏皇帝失礼 | 第80-86页 |
(二) 规谏皇帝失德 | 第86-89页 |
(三) 规谏皇帝失政 | 第89-92页 |
第四章 阁臣群体的人格特性 | 第92-128页 |
一、为相情结 | 第93-104页 |
二、绝对的皇权依附心理 | 第104-113页 |
三、非道德性的人格操守 | 第113-128页 |
第五章 阁臣群体的政治权力运作格局 | 第128-141页 |
一、永乐至正德:以谋国为主旋律 | 第128-132页 |
二、嘉隆时期:谋权与谋国的交响 | 第132-135页 |
三、张居正时代及其后:从鼓乐齐鸣到曲绵声噎 | 第135-141页 |
结语: 明代阁臣群体的历史地位 | 第141-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9页 |
附表:明代阁臣群体一般情况简表 | 第159-231页 |
后记 | 第231-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