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中小学音乐课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音乐课程标准》对“感受与鉴赏”教学的要求第9-11页
 一、感受与鉴赏教学的价值定位第9页
 二、感受与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第9-11页
  (一) 音乐表现要素第9页
  (二) 音乐情绪与情感第9-10页
  (三) 音乐体裁与形式第10页
  (四) 音乐风格与流派第10-11页
第二章“感受与鉴赏”教学和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比较第11-15页
 一、教学观的比较第11-12页
 二、学习观的比较第12-13页
 三、知识观的比较第13页
 四、评价观的比较第13-15页
第三章 国内传统欣赏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对当今“感受与鉴赏”教学的启示第15-19页
 一、“听赏”教学模式的发展第15-16页
  (一) 提问法第15页
  (二) 对比法第15页
  (三) 视听结合法第15-16页
 二、多感官参与模式的发展第16页
  (一) “唱”的参与第16页
  (二) “想”的参与第16页
  (三) “动”的参与第16页
 三、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发展第16-19页
  (一) 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第17页
  (二) 激发学生兴趣,发挥主体意识第17页
  (三) 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激发审美想象第17-19页
第四章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感受与鉴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与策略第19-24页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感受与鉴赏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第19页
  (一) 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设计原则第19页
  (二)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设计原则第19页
  (三) 以审美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的设计原则第19页
 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感受与鉴赏教学”模式的设计策略第19-24页
  (一) 针对音乐表现要素的教学模式第19-20页
  (二) 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的教学模式第20-21页
  (三) 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教学模式第21-22页
  (四) 针对音乐风格与流派的教学模式第22-24页
第五章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感受与鉴赏”教学模式的实例与评析第24-30页
 一、《玩具兵进行曲》的教学设计与评析第24-25页
 二、《单簧管波尔卡》的教学设计与评析第25-26页
 三、《走进歌剧艺术》的教学设计与评析第26-27页
 四、《多彩的中国民歌》的教学设计与评析第27-30页
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后记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玻璃体和房水中粘附因子的变化及氨基胍的干预作用
下一篇:p21、cyclinD1与PCNA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