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建筑装饰论文

意象之美 ——汉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第14页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况第14-19页
        1.国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4-16页
        2.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第16-17页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4.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汉字的意象形成的理解第19-25页
    2.1 文字图形符号的起源与发展第19-20页
    2.2 文字图形符号的含义与特征第20-21页
        2.2.1 文字图形符号的含义第20页
        2.2.2 文字图形符号的特征第20-21页
    2.3 中国文字图形符号的“意与象”第21-25页
        2.3.1 象征第22页
        2.3.2 “意象”第22-23页
        2.3.3 中国文字的意象表现第23-25页
第三章 汉字意象表现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方法第25-39页
    3.1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直接应用第25-26页
    3.2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创新应用第26-32页
        3.2.1 书法字体的变化与再创造第26-28页
        3.2.2 字体结构图形感的再创造第28-31页
        3.2.3 利用少数民族意韵元素的再创造第31-32页
    3.3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解构重组应用第32-34页
    3.4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中西方文字结合应用第34-39页
        3.4.1 西方设计中借鉴汉字特有元素第36页
        3.4.2 中国文字借鉴西方字体形态第36-39页
第四章 汉字的意象表现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与体现第39-47页
    4.1 传统建筑中的汉字的意象表现第39-41页
    4.2 汉字的意象表现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体现第41-42页
    4.3 汉字意象表现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特征第42-47页
        4.3.1 直观性第42-43页
        4.3.2 象征性第43-44页
        4.3.3 多意性第44-45页
        4.3.4 地域性第45-47页
第五章 汉字意象表现在建筑环境中的设计方法第47-58页
    5.1 汉字的直接运用体现建筑环境性格特征的方法第47-49页
        5.1.1 汉字在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中的直接运用第47-48页
        5.1.2 汉字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直接运用第48-49页
    5.2 利用汉字视觉形象的美感营造建筑环境空间氛围的方法第49-51页
        5.2.1 汉字的视觉形象表现在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第49-50页
        5.2.2 汉字的视觉形象表现在公共环境设施中的应用第50-51页
    5.3 利用汉字解构与重组的形式营造环境情绪化的表达方法第51-53页
    5.4 利用材质与体量体现环境的个性化表达的方法第53-58页
        5.4.1 汉字的视觉形象的材质表现在室内餐饮空间中的应用第53-55页
        5.4.2 汉字的视觉形象的尺度表现在室外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第55-58页
第六章 汉字意象表现实例介绍第58-66页
    6.1 课题选取第58页
    6.2 设计过程第58-63页
        6.2.1 设计定位分析第59-60页
        6.2.2 设计元素提取第60-61页
        6.2.3 LOGO形态定稿第61页
        6.2.4 LOGO的标准色设计第61-62页
        6.2.5 LOGO的部分产品标准化应用设计第62页
        6.2.6 设计总结第62-63页
    6.3 其他入选方案第63-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读研期间个人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日报》与《山西日报》关于山西形象的建构研究
下一篇:合肥地铁4号线盾构施工对周边土层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