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山西日报》关于山西形象的建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区域形象研究 | 第10-12页 |
2.山西形象研究 | 第12-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山西媒介形象建构内容 | 第15-31页 |
(一)报道主题 | 第15-21页 |
1.共同关注政治、经济、社会民生三大主题 | 第16-18页 |
2.《人民日报》更重视环境保护 | 第18-19页 |
3.《山西日报》更重视旅游文化和科技教育 | 第19-21页 |
(二)形象维度 | 第21-28页 |
1.《人民日报》:积极探索能源转型的服务型社会 | 第22-23页 |
2.《山西日报》:资源丰富安全文明的创新型社会 | 第23页 |
3.两家媒体关于腐败形象的偏差明显 | 第23-25页 |
4.三大主题形象特征:转型、严格、改善、积极 | 第25-26页 |
5.山西“六个形象”政策的实现 | 第26-28页 |
(三)报道态度 | 第28-31页 |
1.以正面报道为主 | 第28-29页 |
2.负面报道集中在社会民生、政治、环境保护 | 第29-31页 |
二、山西媒介形象建构框架 | 第31-37页 |
(一)“界定事实”是首要任务 | 第32-33页 |
(二)《人民日报》重视“解释原因” | 第33-34页 |
(三)《山西日报》重视“对策建议” | 第34-37页 |
三、山西媒介形象建构形式 | 第37-48页 |
(一)报道版别 | 第37-39页 |
1.报道集中在要闻版 | 第37-38页 |
2.要闻版集中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民生 | 第38-39页 |
(二)报道体裁的分析 | 第39-42页 |
1.消息和通讯是主要报道体裁 | 第40-41页 |
2.《山西日报》更重视评论 | 第41-42页 |
(三)消息来源的分析 | 第42-46页 |
1.《人民日报》重视权威性和群众性 | 第43-44页 |
2.《山西日报》注重媒体塑造声音 | 第44页 |
3.不同消息来源在形象塑造上存在不同 | 第44-46页 |
(四)报道形式的分析 | 第46-48页 |
1.注重可视化呈现 | 第46-47页 |
2.《人民日报》引入数字互动 | 第47-48页 |
四、主流媒体在山西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 第48-53页 |
(一)《人民日报》紧抓区域发展主要问题 | 第48-49页 |
(二)《山西日报》着力扭转区域刻板印象 | 第49-51页 |
(三)共同把握传播规律重塑山西形象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