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s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2 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综述 | 第20-26页 |
| ·出口商品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 第20-23页 |
| ·概念 | 第20页 |
| ·分类 | 第20-23页 |
|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比较优势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 | 第23-24页 |
| ·要素禀赋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 | 第24页 |
| ·其他贸易理论理论与出口商品结构 | 第24-26页 |
| 3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分析 | 第26-56页 |
| ·中德出口贸易宏观变化比较分析 | 第26-40页 |
| ·贸易规模 | 第26-31页 |
| ·出口依存度 | 第31-37页 |
| ·出口市场 | 第37-40页 |
|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40-56页 |
|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变化 | 第41-45页 |
| ·初级产品内部结构变化 | 第45-47页 |
| ·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变化 | 第47-50页 |
| ·高技术产品结构情况 | 第50-56页 |
| 4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56-79页 |
| ·出口商品结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6-66页 |
| ·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56-62页 |
| ·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指数——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指数 | 第62-64页 |
| ·出口相似度指数 | 第64-66页 |
|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实证分析 | 第66-76页 |
|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第66页 |
|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66-68页 |
|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实证分析 | 第68-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76-79页 |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过大 | 第76页 |
| ·出口商品结构提升与合理化之间矛盾突出 | 第76-77页 |
| ·出口商品结构趋同化倾向严重 | 第77-78页 |
| ·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 | 第78-79页 |
| 5 借鉴德国经验,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 第79-88页 |
| ·德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成功经验 | 第79-83页 |
| ·隐形出口冠军——中小企业的自我完善 | 第79-81页 |
| ·德国政府的支持政策 | 第81-83页 |
| ·德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83-88页 |
| ·政府层面 | 第83-85页 |
| ·企业层面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
| 个人简历 | 第93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