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0 绪论 | 第11-18页 |
| ·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6页 |
| ·文章结构和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 1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 ·粮食和粮食安全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粮食和粮食贸易的概念 | 第18页 |
| ·粮食安全的定义及其演进 | 第18-19页 |
| ·适用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定义 | 第19-20页 |
| ·粮食安全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 ·粮食安全的层次 | 第20-21页 |
| ·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 | 第21-22页 |
| ·粮食安全构成要素 | 第22-23页 |
|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 第23-24页 |
|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 ·自由贸易理论 | 第24-26页 |
| ·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产品和粮食贸易 | 第26-28页 |
| 2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积极意义 | 第28-36页 |
| ·粮食贸易对于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积极意义 | 第28-31页 |
| ·国际贸易助于长期粮食供给总量稳定 | 第28-29页 |
| ·国际贸易是抹平粮食生产波动的有效途径 | 第29-30页 |
| ·国际贸易有利于提升粮食品种结构安全 | 第30-31页 |
| ·粮食贸易对于改善粮食安全供给效率的作用 | 第31-36页 |
| ·粮食安全公共产品的收益和成本 | 第31-34页 |
| ·粮食贸易对于改善粮食安全供给的途径 | 第34-36页 |
| 3 我国粮食贸易及粮食安全现状 | 第36-56页 |
| ·我国粮食生产和贸易现状 | 第36-41页 |
| ·我国粮食生产情况 | 第36-38页 |
| ·我国粮食贸易政策、历史和现状 | 第38-41页 |
| ·我国粮食生产和贸易的比较优势实证 | 第41-48页 |
| ·我国粮食生产和贸易在国际横向上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42-46页 |
| ·我国粮食生产和贸易在国内横向上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46-48页 |
|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评述 | 第48-54页 |
| ·核心要求——口粮安全现状 | 第48-49页 |
| ·以保障程度衡量的安全水平标准 | 第49-52页 |
| ·以提供成本衡量的效率标准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4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的国内外环境 | 第56-70页 |
|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现状 | 第56-62页 |
| ·世界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 第56-59页 |
| ·世界粮食贸易增长快于生产增长 | 第59-61页 |
| ·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的增长均快于人口增长 | 第61-62页 |
| ·我国长期粮食需求预测和国内产需矛盾 | 第62-65页 |
| ·我国粮食需求长期预测 | 第62-63页 |
| ·国内粮食生产面临的限制 | 第63-65页 |
| ·粮食进口的国内支持条件 | 第65-67页 |
| ·对外支付能力 | 第66页 |
|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地位的下降 | 第66-67页 |
| ·粮食进口的大国效应和粮食禁运风险分析 | 第67-69页 |
| ·大国效应分析 | 第67-68页 |
| ·禁运风险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策略和政策 | 第70-76页 |
| ·宏观战略 | 第70-72页 |
| ·正确认识粮食安全和粮食贸易的关系 | 第70-71页 |
| ·适当扩大对外依存度 | 第71页 |
| ·借粮食外贸体制改革提高粮食安全供给效率 | 第71-72页 |
| ·具体策略 | 第72-76页 |
| ·建设服务型粮食贸易制度 | 第72-73页 |
| ·建设和完善粮食期货市场 | 第73-74页 |
| ·调整粮食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 | 第74页 |
| ·加快粮食“走出去”步伐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附录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