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14-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产权理论 | 第15-16页 |
·资本保全理论 | 第16页 |
·相关财务理论 | 第16-21页 |
·国家财务理论和宏观财务理论 | 第16-17页 |
·财务分层管理理论 | 第17-19页 |
·财权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财务监管 | 第21-29页 |
·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概述 | 第21-25页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21-24页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现状 | 第25-2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稽查特派员制度 | 第27-28页 |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 第28页 |
·财务总监委派制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29-44页 |
·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新模式的建立 | 第29-34页 |
·构建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新模式 | 第29-30页 |
·国有资产监督机制新模式的具体内容 | 第30-33页 |
·国有资产监督机制的特征 | 第33-34页 |
·新体制下国有资本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 | 第34-42页 |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目标 | 第35页 |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机制体系 | 第35-36页 |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的主要方式 | 第36-40页 |
·独立财务总监和财务负责人双委派制 | 第40-42页 |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42-44页 |
·资金的监管 | 第42页 |
·资产的监管 | 第42-43页 |
·财务报告的监管 | 第43页 |
·财务人员的监管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机制的政策建议 | 第44-53页 |
·构建法制体系 | 第44-45页 |
·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体系 | 第44-45页 |
·健全与国有资本财务监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 第45页 |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国企改革不断深化 | 第45-46页 |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第46-47页 |
·真正实行法人治理,不能换汤不换药 | 第46页 |
·规范、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机构,提高法人治理效果 | 第46-47页 |
·建立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和选拔聘任机制 | 第47页 |
·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监督 | 第47-49页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设计 | 第48页 |
·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批准、监督与决算审计 | 第48-49页 |
·加大高风险业务的清理和管理力度,严格财务管理 | 第49页 |
·规范企业改制中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管制度 | 第49-53页 |
·科学配置国有产权处分权 | 第50页 |
·限制政府权力 | 第50-51页 |
·监管企业行为 | 第51页 |
·为产权交易市场建立规则 | 第51-52页 |
·规范其他参与主体的行为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