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 ·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概述 | 第11-14页 |
|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TiAl基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TiAl基合金力学性能与工艺、显微组织 | 第17-19页 |
| ·合金元素对强度和延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 ·热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第19页 |
| ·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氧化 | 第19-26页 |
| ·化热力学与动力学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 ·高温氧化基本过程与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高温氧化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 ·Ti-Al系高温氧化 | 第24-26页 |
| ·TiAl基合金高温氧化 | 第26-31页 |
| ·TiAl合金氧化过程中的氮效应 | 第27-28页 |
| ·改善γ-TiAl合金抗氧化性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 ·本文选题 | 第31-33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 ·工艺路线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 ·试样制备 | 第34页 |
| ·渗硅实验 | 第34页 |
| ·高温氧化实验 | 第34-35页 |
| ·检测与分析 | 第35-36页 |
| ·检测方法 | 第35页 |
| ·检测设备 | 第35页 |
| ·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60页 |
| ·渗硅层组织结构 | 第36-38页 |
| ·Bare试样高温氧化 | 第38-42页 |
| ·Bare试样的氧化增重 | 第38-39页 |
| ·Bare试样氧化后组织结构分析 | 第39-42页 |
| ·渗硅 TiAl合金高温循环氧化动力学 | 第42-46页 |
| ·高温循环氧化后渗硅试样组织结构 | 第46-58页 |
| ·900℃-118h循环氧化后渗硅试样组织结构 | 第46-50页 |
| ·1000℃-118h循环氧化后渗硅试样的组织结构 | 第50-52页 |
| ·1100℃-16h循环氧化后渗硅试样的组织结构 | 第52-55页 |
| ·1200℃-4h循环氧化后渗硅试样的组织结构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TiAl渗硅层的形成及抗高温氧化机理 | 第60-70页 |
| ·渗硅层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 | 第60-63页 |
| ·渗硅层形成条件 | 第60-61页 |
| ·渗硅层结构形成过程 | 第61-62页 |
| ·复合渗层形成时的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 ·渗层厚度的影响因素 | 第63页 |
| ·抗氧化机理探讨 | 第63-65页 |
| ·复合渗层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63-64页 |
| ·渗层厚度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渗层退化机理探讨 | 第65-70页 |
| ·渗硅层退化机制 | 第65-66页 |
| ·高温下渗硅 TiAl合金的退化机理讨论 | 第66-7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