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要旨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上编 清末中国对日教育考察之研究 | 第16-44页 |
第一章 对日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 第18-28页 |
第一节 甲午战前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甲午战后的对日教育考察 | 第20-25页 |
第三节 日本教育考察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湖南提学使吴庆坻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28-37页 |
第一节 吴庆坻履历及其日本教育考察的派遣经过 | 第28-30页 |
第二节 《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的发现及其史料价值 | 第30-34页 |
第三节 吴庆坻日本考察期间的家书及其史料价值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张大镛及程恩培的日本教育考察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张大镛及其《东瀛各校纪略》和《日本武学兵队纪略》 | 第37-40页 |
第二节 程恩培的日本之行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对日考察与浙江学堂的兴办 | 第42-44页 |
中编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之研究 | 第44-126页 |
第四章 留日学生监督处《官报》及其史料价值 | 第46-55页 |
第一节 《官报》的收藏及其利用状况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留日学生监督处成立经过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官报》的资料容量和栏目构成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新发现《官报》各期目录 | 第49-52页 |
第五节 《官报》的史料价值 | 第52-55页 |
第五章 从《官报》看“五校特约”留学计划的成立过程及实施状态 | 第55-68页 |
第一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的背景 | 第55-57页 |
第二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形成过程及内容 | 第57-60页 |
第三节 “五校特约”计划的实施状况 | 第60-64页 |
第四节 “五校特约”留学计划对浙江省的影响 | 第64-68页 |
第六章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 | 第68-103页 |
第一节 近代中国最早的地方官费留日学生 | 第68-77页 |
第二节 1898年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77-86页 |
第三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的译书活动 | 第86-93页 |
第四节 浙江早期留日学生监督孙淦事迹 | 第93-103页 |
第七章 浙江留日学生的人数及其构成 | 第103-115页 |
第一节 浙江留日学生人数 | 第103-108页 |
第二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生源组成和地区分布 | 第108-110页 |
第三节 浙江留日学生的学校和专业分布 | 第110-115页 |
第八章 浙江留日学生与教育事业 | 第115-126页 |
第一节 学校教育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115-123页 |
第二节 教育行政岗位上的浙江留日学生 | 第123-126页 |
下编 近代日本对华教育认识之研究 | 第126-148页 |
第九章 高田早苗的中国教育考察及其中国教育认识 | 第128-139页 |
第一节 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的开设和高田的中国教育考察 | 第129-131页 |
第二节 高田早苗早期有关中国的论说 | 第131-132页 |
第三节 高田早苗所见的中国教育现状 | 第132-135页 |
第四节 高田早苗的“同利益论”及其本质 | 第135-139页 |
第十章 明治时代日本人对中国人留学日本的认识 | 第139-148页 |
第一节 血与泪之结晶 | 第139-141页 |
第二节 共同利益之所在 | 第141-142页 |
第三节 培植势力之长计 | 第142-144页 |
第四节 “豚尾奴”与佳宾珍客 | 第144-148页 |
附编 其他 | 第148-185页 |
第十一章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活动 | 第150-159页 |
第一节 清代日籍西渐的主要载体 | 第150-152页 |
第二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日本访书记录 | 第152-157页 |
第三节 清末赴日考察官绅日本访书之特点 | 第157-159页 |
第十二章 从“人类馆”事件看明治时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159-168页 |
第一节 大阪博览会与“人类馆”事件 | 第159-160页 |
第二节 “人类馆”中国人被展出事件 | 第160-163页 |
第三节 “人类馆”台湾女子被展出事件 | 第163-165页 |
第四节 “人类馆”事件所反映出的日本人的中国认识 | 第165-168页 |
第十三章 罗振玉对日本近代教育的引进 | 第168-185页 |
第一节 罗振玉早年在上海的活动 | 第168-170页 |
第二节 《教育世界》的创办 | 第170-175页 |
第三节 《教育世界》对日本近代教育的介绍 | 第175-178页 |
第四节 《教育世界》日文翻译之特色 | 第178-180页 |
第五节 《扶桑两月记》和《扶桑再游记》 | 第180-183页 |
第六节 罗振玉的学校教育实践 | 第183-185页 |
结语 | 第185-189页 |
附录一 主要对日教育考察记解题 | 第189-199页 |
附录二 清末浙江留日学生名录 | 第199-251页 |
征引文献目录 | 第251-2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257-259页 |
后记 | 第2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