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

一、我国心理教育的历史发展第1-14页
 (一) 我国古代的心理教育第6-9页
 (二) 我国近年来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第9-14页
  1.心理教育概念的界定第10-12页
  2.积极心理教育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二、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依据第14-18页
 (一) 理论依据——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第14-16页
  1.积极心理学简介第14-15页
  2.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主张第15-16页
  3.积极心理学对心理教育的启示第16页
 (二) 现实依据——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第16-17页
 (三) 心理依据——人自身内在的积极的心理因素第17-18页
三、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第18-22页
 (一) 从积极心理教育的功能看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第18-19页
 (二) 从积极心理教育的主体看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第19-20页
 (三) 从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看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第20-21页
 (四) 从积极心理教育的结果看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第21-22页
四、积极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原则第22-27页
 (一) 积极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2-24页
 (二) 积极心理教育的原则第24-27页
五、积极心理教育在中学的实施第27-36页
 (一) 积极心理教育课程第27-30页
  1.学科课程(显性课程)第27-28页
  2.隐性课程第28-29页
  3.活动课程第29-30页
 (二)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第30-32页
 (三) 班主任工作中的积极心理教育第32页
 (四) 学生自我教育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互助第32-35页
 (五) 家庭与学校协同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第35-36页
后记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研究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五四宪法与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