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高频再生体系建立及根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菊花栽培品种及引种概况 | 第10页 |
·国内外菊花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菊花中的应用进展 | 第11-14页 |
·花色改良 | 第12页 |
·花香改良 | 第12-13页 |
·形态改良 | 第13页 |
·品质改良 | 第13页 |
·花期改良 | 第13-14页 |
·抗性改良 | 第14页 |
·不同根癌农杆菌菌株对菊花的影响概况 | 第14-15页 |
·本实验室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转基因花卉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转基因花卉的前景 | 第16页 |
·转基因花卉存在问题 | 第16-18页 |
第2章 引言 | 第18-20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材料 | 第20-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农杆菌和植物表达载体 | 第20页 |
·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常用溶液 | 第21页 |
·基本培养基 | 第2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培养条件 | 第23页 |
·菊花4个品种的快速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3页 |
·转化方法和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23-26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26-28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菊花4个品种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8-39页 |
·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8-31页 |
·卡那霉素选择压力的确定 | 第31-34页 |
·头孢霉素浓度的确定 | 第34-35页 |
·不同农杆菌菌株转化效率的差异 | 第35页 |
·不同菊花品种转化效率的差异 | 第35-36页 |
·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延迟筛选对转化的影响 | 第38页 |
·乙酰丁香酮对转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39-42页 |
·Gus染色反应 | 第39页 |
·转基因苗抗性生根筛选培养 | 第39-40页 |
·PCR检测 | 第40-4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2-46页 |
·菊花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2页 |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菊花遗传转化体系的因素 | 第42-44页 |
·菊花品种因素 | 第42-43页 |
·菌株因素 | 第43页 |
·筛选抗生素的种类和浓度 | 第43-44页 |
·菊花遗传转化效率低下的原因 | 第44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4-46页 |
·影响菊花 PCR的因素 | 第44页 |
·假转化体产生的原因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6页 |
·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46页 |
·转基因菊花的检测 | 第46-48页 |
·Gus染色反应 | 第46页 |
·抗性筛选 | 第46页 |
·PCR检测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