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历史性考察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立法背景 | 第13-16页 |
第二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历史作用的分析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股份收买请求权在现代公司法上的功能与价值分析 | 第19-27页 |
第一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传统功能的再分析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现代功能分析 | 第21-24页 |
一、事前监督功能 | 第22-23页 |
二、事后发现功能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在现代公司法上的价值分析 | 第24-2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制度构成因素分析 | 第27-43页 |
第一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 第27-32页 |
一、适用的公司种类 | 第27-28页 |
二、适用的具体情形 | 第28-30页 |
三、适用的股东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行使程序 | 第32-41页 |
一、公司内部行使程序 | 第32-36页 |
二、司法救济程序 | 第36-41页 |
第三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的失效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股份收买请求权在我国的适用分析 | 第43-51页 |
第一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在我国适用的必要性 | 第43-48页 |
一、以我国股权的高度集中为切入点 | 第43-44页 |
二、以我国股权的可流动性为切入点 | 第44-45页 |
三、以我国中小股东的投机理念与换手率为切入点 | 第45-46页 |
四、以我国公司章程对资本多数决的限制为切入点 | 第46-48页 |
第二节 股份收买请求权在我国适用的不确定因素——公平价值确定的能否实现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我国新公司法中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新公司法中对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规定 | 第51-53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 | 第51-52页 |
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 | 第52-53页 |
第二节 新公司法中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的不足 | 第53-55页 |
一、适用范围 | 第53-54页 |
二、行使程序 | 第54-55页 |
三、失效 | 第55页 |
第三节 新公司法中股份收买请求权规定的完善——留给司法实践的任务 | 第55-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一、著作 | 第59页 |
二、论文 | 第59-61页 |
三、报纸杂志 | 第61页 |
四、电子文献 | 第61页 |
五、资料汇编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