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8页 |
第一章 20世纪游记散文的世纪演进与历史地位 | 第18-34页 |
第一节 游记散文世纪概貌 | 第18-30页 |
第二节 在百年文学史中的贡献 | 第30-34页 |
第二章 创作主体游走于大自然之中——山水型游记散文 | 第34-60页 |
第一节 敬畏自然 | 第34-40页 |
第二节 归隐自然 | 第40-45页 |
第三节 亲和自然 | 第45-54页 |
第四节 征服自然 | 第54-60页 |
第三章 创作主体游走于社会之中——社会型游记散文 | 第60-81页 |
第一节 从政治视角观照社会 | 第60-72页 |
第二节 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观照社会 | 第72-81页 |
第四章 创作主体游走于人文胜迹之中——文化型游记散文 | 第81-103页 |
第一节 文化意识的普泛性表现 | 第81-91页 |
第二节 文化意蕴的充分彰显 | 第91-103页 |
第五章 20世纪游记散文:面对自然呈现的生命意识 | 第103-115页 |
第一节 自由放飞的心灵 | 第103-108页 |
第二节 生命还乡的热望 | 第108-115页 |
第六章 20世纪游记散文:超越文本的精神追求 | 第115-129页 |
第一节 独创意识 | 第115-121页 |
第二节 精神主体性的追求 | 第121-129页 |
第七章 吟承古体出新意:与古代游记散文的比较 | 第129-146页 |
第一节 文体的开放性 | 第129-133页 |
第二节 “游”的理念的变迁 | 第133-136页 |
第三节 题材的拓新 | 第136-140页 |
第四节 激情熔铸的风格 | 第140-146页 |
第八章 20世纪游记散文的体裁话语方式 | 第146-164页 |
第一节 游记散文的主体话语陈说方式 | 第146-150页 |
第二节 游记散文的内在结构形式 | 第150-155页 |
第三节 游记散文的语言风格 | 第155-164页 |
第九章 20世纪游记散文的缺失 | 第164-175页 |
第一节 娇揉装束之态 | 第164-167页 |
第二节 人格力量孱弱 | 第167-170页 |
第三节 “边界望乡”之险 | 第170-175页 |
结语 | 第175-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1页 |
在学科研成果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