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权力影响策略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1.3 研究所用工具及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1.3.1 研究工具 | 第9页 |
1.3.2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流程 | 第10-12页 |
2 研究理论综述 | 第12-21页 |
2.1 权力影响策略理论 | 第12-15页 |
2.1.1 权力影响策略的内涵 | 第12-13页 |
2.1.2 权力影响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2.2 大五人格理论 | 第15-18页 |
2.2.1 人格的内涵 | 第15-17页 |
2.2.2 大五人格 | 第17-18页 |
2.2.3 大五人格模型用于中国的研究 | 第18页 |
2.3 人格与权力影响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4 理论综述小结 | 第19-21页 |
3 权力影响策略量表的确认 | 第21-33页 |
3.1 初始量表的修正过程 | 第21-23页 |
3.2 正式量表的建立过程 | 第23-33页 |
3.2.1 项目分析 | 第23-25页 |
3.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3.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3.2.4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0-31页 |
3.2.5 权力影响策略正式量表的维度与题项 | 第31-33页 |
4 大五人格量表的选择及测量信度检验 | 第33-37页 |
4.1 大五人格量表的选择 | 第33-36页 |
4.2 大五人格量表的信度检验 | 第36-37页 |
5 人格与权力影响策略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37-47页 |
5.1 研究初始假设 | 第37页 |
5.2 问卷内容与填答 | 第37页 |
5.3 样本收集与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5.4 数据分析流程 | 第38-39页 |
5.5 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9-40页 |
5.6 相关分析 | 第40-41页 |
5.7 回归分析 | 第41-44页 |
5.8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44-47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47-50页 |
6.1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6.2 研究主要贡献 | 第48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48页 |
6.2.2 对项目管理者的启示 | 第48页 |
6.3 研究局限 | 第48-49页 |
6.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人格量表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