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6页 |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6-10页 |
| (一) 国内外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
| (二) 教师流动的制度建设研究 | 第9页 |
| (三) 新制度经济学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 | 第9-10页 |
| 三、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 | 第10-14页 |
| (一) 制度理论 | 第10-12页 |
| (二) 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 | 第12页 |
| (三) “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机会主义倾向 | 第12-13页 |
| (四) 契约理论 | 第13-14页 |
|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和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第14-19页 |
| (一)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 (二) 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 第15页 |
| (三) 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流动的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 五、案例分析 | 第19-23页 |
| 六、对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初步探讨 | 第23-28页 |
| (一) 对教师流动制度的非正式约束的探讨 | 第23-24页 |
| (二) 教师流动的正式制度建设 | 第24-25页 |
| (三) 教师流动制度的推行建议 | 第25-26页 |
| (四) 教师流动制度的伦理道德意义的彰显 | 第26页 |
| (五) 教师流动制度环境的完善 | 第26-28页 |
| 结束语 | 第28页 |
| Abstract | 第28-29页 |
| 注释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后记 | 第31-32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2页 |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