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页 |
AFFIRMATION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绪论 | 第12-2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软岩工程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对软岩工程支护技术研究现状的综合评述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 第22-25页 |
2、软岩与锚注支护结构力学嵌套模型 | 第25-44页 |
·软岩的性质和分类 | 第25-26页 |
·锚注支护机理分析 | 第26-29页 |
·深部围岩变形力学形态——拉压域特征 | 第29-33页 |
·深部岩体工程响应中的静力特征科学现象 | 第33-35页 |
·软岩锚注结构“多层嵌套式力学分析计算模型”的提出 | 第35-38页 |
·大量的锚注工程实际测量结果证明计算模型的实际存在性 | 第38-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3、锚注支护结构弹塑性分析 | 第44-74页 |
·锚注支护和围岩共同作用的分析 | 第44-46页 |
·弹塑性力学分析 | 第46-54页 |
·注浆区应力和位移分析 | 第54-60页 |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参数分析 | 第60-65页 |
·锚注支护结构设计应用的步骤 | 第65-67页 |
·算例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4页 |
4、锚注支护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突变失稳分析 | 第74-94页 |
·岩体失稳研究与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 第74页 |
·突变失稳现象和突变失稳理论的发展 | 第74-76页 |
·突变理论和传统弹性及弹塑性理论分析的区别 | 第76-77页 |
·突变理论的数学基础 | 第77-81页 |
·巷道岩体和锚注支护体失稳的突变模型 | 第8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5、软岩巷道锚注支护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94-116页 |
·试验巷道工程概况 | 第94-95页 |
·内注浆锚杆结构与锚注工艺简介 | 第95-96页 |
·支护结构参数选择和设计 | 第96-101页 |
·试验巷道的数值模拟 | 第101-111页 |
·数值计算结果、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际检测结果的比较 | 第111-114页 |
·利用突变模型对巷道锚注圈破坏时最低压力和锚注圈最小厚度的估算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6、结论 | 第116-121页 |
主要科研和成果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附录 | 第124-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0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40-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