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21页 |
第二章 美学思想与桥梁造型质量评价 | 第21-47页 |
·美学思想 | 第21-25页 |
·美学定义 | 第21-22页 |
·美学与艺术理论 | 第22-24页 |
·美的本质与特性 | 第24-25页 |
·桥梁美的原则 | 第25-28页 |
·从评选“20世纪世界最美丽的桥梁”看桥梁造型质量评价 | 第28-42页 |
·桥梁造型质量评价的标准和规范 | 第42-46页 |
·美的观念和标准是不断演变的 | 第42-44页 |
·评价的标准与规范是不断完善的 | 第44页 |
·评价标准的文化特性 | 第44-45页 |
·标准和规范的权威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桥梁造型发展历史演变 | 第47-65页 |
·桥梁造型发展的历史演变 | 第47-51页 |
·桥梁与经济 | 第51-56页 |
·古代桥梁对经济的影响 | 第51-55页 |
·现代桥梁对经济的影响 | 第55-56页 |
·桥梁与文化 | 第56-60页 |
·桥梁与政治 | 第60-64页 |
·桥梁有助于巩固政权 | 第60页 |
·政治混乱致桥梁建设中断 | 第60-61页 |
·桥梁为军事服务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桥梁造型构造质量评价 | 第65-126页 |
·桥梁型式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 第65-66页 |
·桥梁材料发展路线 | 第66-77页 |
·木材 | 第66-70页 |
·石材 | 第70-72页 |
·钢材 | 第72-74页 |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及其它材料 | 第74-77页 |
·桥梁技术发展路线 | 第77-79页 |
·桥梁造型的力学美 | 第79-110页 |
·桥梁造型的心理诱惑力 | 第86-87页 |
·桥梁结构的传力路径 | 第87-88页 |
·梁式桥的力学美 | 第88-91页 |
·拱桥的力学美 | 第91-95页 |
·桁架桥的力学美 | 第95-97页 |
·缆索承重桥梁的力学美 | 第97-106页 |
·实例分析—多多罗桥体现出的力学美 | 第106-110页 |
·桥梁造型的创新美 | 第110-122页 |
·传统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 第111-112页 |
·桥梁技术创新美 | 第112-118页 |
·桥梁造型秩序感的创造 | 第118-120页 |
·桥梁造型变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创造 | 第120-121页 |
·关于创新的几点思考 | 第121-122页 |
·桥梁造型结构适宜性 | 第122-125页 |
·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 | 第122-123页 |
·桥梁造型的安全性 | 第123-124页 |
·桥梁造型的经济性 | 第124页 |
·桥梁造型的可施工性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五章 桥梁造型视觉质量评价 | 第126-185页 |
·桥梁造型视觉美的评价 | 第126-156页 |
·桥梁造型的比例美 | 第126-131页 |
·桥梁造型的色彩美 | 第131-134页 |
·桥梁造型的韵律美 | 第134-141页 |
·桥梁造型的空间美 | 第141-143页 |
·桥梁建筑的环境美 | 第143-153页 |
·桥梁建筑的夜景美 | 第153-155页 |
·桥梁造型的整体美 | 第155-156页 |
·桥梁造型视觉适宜性 | 第156-157页 |
·桥梁装饰—“少既是多” | 第157-162页 |
·桥梁装饰的作用 | 第157-160页 |
·桥梁装饰观念的形成与改变 | 第160-161页 |
·“少既是多”—当代桥梁装饰观 | 第161-162页 |
·桥梁附属建筑 | 第162-168页 |
·桥上建筑 | 第162-165页 |
·桥头建筑 | 第165-167页 |
·桥梁雕塑及其它 | 第167-168页 |
·桥梁标志性建筑 | 第168-175页 |
·当前修建标志性桥梁存在的盲目性 | 第169页 |
·城市标志性桥梁建筑的设计原则 | 第169-172页 |
·实例分析 | 第172-175页 |
·桥梁与城市、河道的整体规划 | 第175-181页 |
·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 | 第176-178页 |
·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是否相融 | 第178-179页 |
·景观规划是否具有系统性 | 第179-180页 |
·景观规划设计应个性化 | 第180-181页 |
·慎用效果图 | 第181-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183-185页 |
第六章 桥梁造型想象质量评价 | 第185-233页 |
·桥梁造型想象美的体现 | 第185-188页 |
·桥梁造型风格的体现 | 第188-200页 |
·桥梁造型的地域风格 | 第189-193页 |
·桥梁造型的时代风格 | 第193页 |
·桥梁造型的工程师个人风格 | 第193-200页 |
·桥梁是一种四维空间的结构 | 第200-201页 |
·桥梁建筑的艺术意蕴 | 第201-210页 |
·桥梁建筑艺术 | 第204-205页 |
·桥梁建筑艺术的原则 | 第205-206页 |
·桥梁建筑风格特性 | 第206-209页 |
·桥梁建筑造型要素 | 第209-210页 |
·桥梁与中国风水学 | 第210-213页 |
·“精神之桥”—桥梁造型的意境与心境 | 第213-224页 |
·中国园林与桥梁 | 第214-219页 |
·文学与桥梁 | 第219-222页 |
·电影与桥梁 | 第222-224页 |
·社会风俗影响桥梁造型 | 第224-229页 |
·人类心理影响桥梁造型 | 第229页 |
·纸币上的桥梁与其它 | 第229-231页 |
本章小结 | 第231-233页 |
第七章 桥梁造型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233-242页 |
·“实用、安全、经济与美观”—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 | 第233-236页 |
·“拿来主义”—新形式下面临的新课题 | 第236页 |
·桥梁造型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 | 第236-240页 |
·方法概述 | 第236-237页 |
·桥梁造型质量评价方法 | 第237-239页 |
·桥梁造型质量评价步骤 | 第239-240页 |
·对既有桥梁与待建桥梁的评价 | 第240-241页 |
本章小结 | 第241-242页 |
第八章 桥梁造型质量评价案例分析 | 第242-286页 |
·巧夺天工赵州桥 | 第242-248页 |
·美伦美免风雨桥 | 第248-261页 |
·风雨桥概况 | 第248-249页 |
·风雨桥的和谐美 | 第249-251页 |
·风雨桥的文化特性 | 第251-255页 |
·风雨桥的审美特征 | 第255-256页 |
·风雨桥的环境特色 | 第256-258页 |
·风雨桥功能性 | 第258-259页 |
·风雨桥造型质量评价结果 | 第259-261页 |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方案设计—待建桥梁方案评价 | 第261-275页 |
·方案总体造型设计分析 | 第261-262页 |
·桥塔造型设计分析 | 第262-270页 |
·边跨与主跨造型设计分析 | 第270-272页 |
·锚碇造型分析 | 第272-273页 |
·方案造型质量评价结果 | 第273-275页 |
·天津海河桥梁规划—当代桥梁整体规划的探索 | 第275-286页 |
·天津及海河概括 | 第275页 |
·海河开发规划 | 第275-277页 |
·海河上的桥梁 | 第277-284页 |
·海河桥梁规划评价结果 | 第284-286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第286-290页 |
·理论与方法上的进步 | 第286页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286-288页 |
·需要改进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288-290页 |
参考文献 | 第290-300页 |
致谢 | 第300-30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01页 |